自序

好像才一晃眼,在教育圈一待,竟然已超過三十年了。從國小老師變成培育國小老師的老師也有二十年了。觀察過的班級教學超過六百節,訪視過的學校超過二百所,沸沸揚揚的教育改革經歷過也觀察過;師資培育機構從師專,變成師範學院,再變成教育大學,最後成為一所普通大學的教育學院時,自己正身處其中。圈子裡待久了,光怪陸離的現象看多了,不能不對這些現象有些許的檢討,有些許的反省,之所以要在離開之時,留下一點點的心得和成果,主要是希望後人不必重蹈覆轍,不必重新摸索,站在筆者足跡的終點,即可大步向前,開創新局。

教育界是個很奇持的圈子,以筆者熟知的國小來說,成員學歷高,素質好,能力強,在變遷快速的時代中,理應成為改革的源頭,然而在層出不窮的改革之後,重新回頭檢視,卻發現這個改革的源頭正是最需要被改革者。教育界的成員雖然志向大,理想高,然而對教育問題的解決卻是改革無方,問題重複。遷台之初所見的教育問題:形式主義,升學主義,孤立主義,經過多方改革之後,到現在仍是問題,仍是經常在檢討的問題。

推動開放教育,結果學校更形封閉;推動小班教學,結果大班講述當道;推動生動活潑的教學,結果教學更形單調無聊;重視教學檔案,結果變成封面和裝訂比賽;重視教學視導,結果變成勾勾選選,遮遮掩掩;教學計畫競賽變成作文比賽,而且除了競賽者外沒人會去重視;教導別人如何教學者,自己卻可以從不踏進教學現場;每天都在從事教學者,卻未曾追問何謂教學,遑論解讀教學,省思教學。幾年之內必有新的改革項目,然而可以預期的是轟轟烈烈的推行一段時間,留下一堆廢紙之後,它必回到原點,而這還是值得肯定的狀況;常見的現象是所欲解決的問題不止未解決,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問題。例如師資培育多元化、升學管道多元化、廣設高中大學、開放教科書、校長遴選…

擔任師資培育課程後,才愕然發現個中竟然問題重重,研究者與實做者之間距離甚遠,而且不相往來,表面和諧,暗中相互看不順眼。師資培育課程是理論和實做的橋樑,必須指導學生如何吸收實做智慧,如何轉化理論知識,然而前人留下的經驗或智慧結晶甚少,且與所需有段差距,因此與同事閒聊時,經常提及對所遇問題的不解與不滿,或許言詞稍有過激,因此同事經常微詞相激,「那你就把看法寫下來,接受公評啊!」此書正是準備接受公評之作。

筆者討厭正經八百的寫法,針對某個主題,再來就是什麼意義、範圍、內容、功能…看來似乎很有學術氛圍,但卻全然沒有人的味道;可是所受的訓練又使筆者無法完全放棄此種寫法。筆者偏好略似故事性質的敘事,描述遭遇的問題,以及如何設法面對和解決,到目前為止的成果是什麼。兩種寫法大相逕庭,很難取捨,最後決定採取折衷方式,先採前者寫法,再輔以後者的敘事。

此書論及與學習教學以及教學成長有關的各項重要議題,包括班級教學的解讀、教學計畫-含計畫內的各細項:如教學研究、行為目標、教學活動等的格式和寫法;觀察紀錄、教學流程、解讀教學指引、微型教學(或教師甄試要訣)、教學檔案、教學視導、教學成長等。每項議題均經筆者探討過、實做過、甚至檢證過,每項議題均可接受公評及批判,更歡迎對話和切磋。筆者也相信針對「教學」所做的探討或實務,不能脫離筆者的看法。

書中內容偶有重複,原因是重要,必得重述且確定讀者了解之後,方有進一步深究的可能,例如教學的解讀;例如教學前中後的計畫、教學、紀錄,指謂的是同樣的東西-教學,因此其寫法應該是一致的;計畫與紀錄應該是動態描述,而且是應精簡欄位的。教學欲成長有兩個要素:其一是必須建立描述教學的溝通語言,以便精確傳達教學實況;其次必須建立溝通平台,以便進行專業互動與分享。本書將重點放在前者,說明教學應該如何解讀,又應如何描述,一節課的教學又可分成那些步驟,如何進行等。有了這些,老師們將看得懂教學,知道如何進行教學,也將學會如何將所思、所見或所做的教學精確又詳盡的描述下來,讓人一聽即懂或者一目瞭然,從而據以進行實質的溝通,以利教學的專業成長。教學欲成長的另一要素是建立溝通平台,以利教師們集思廣益,分享經驗,此部分似為教育行政機關或書商可以著力者。

本書之完成要感謝的第一個人是家父,國小校長退休的父親經常提及他對教育的看法,使筆者對教育始終保持著相當高的興致;其次要感謝的是內子簡淑琴女士,身為國小校長的她,在筆者言詞過激時,提醒筆者要體諒當事者的困境和努力,澆冷水之餘,也促使筆者能從另一觀點更理性的看待教育現況;再來要感謝的是三個兒女,聽說筆者要將所見付諸於文時,三不五時的問及進度如何,讓筆者不敢稍有懈怠。東華大學教育學院的吳家瑩院長,教育熱情超乎常人,經常叮囑留存及傳承經驗的重要性;台東大學的吳英長學長以及東華大學的陳添球教授在教學實習上用力甚深,想法做法自成一格,逼使筆者經常需比較與比對彼此的異同及優缺,對筆者的專業成長助益甚大;曾經協同教學過的同仁-尤其是蘇進財老師,在教學後的檢討時,常提出不同角度的看法,促使筆者的想法更為周延;更要感謝的是參觀過、對談過的國小老師,他們的認真令人佩服,他們的創意更是筆者學習模仿的主要來源,為了他們,筆者才會願意花費三年多的時間來撰述本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教學專業成長坊 的頭像
    教學專業成長坊

    c410606的部落格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