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學專業成長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十四章  教師專業成長

    前面各章討論的內容其實都在為教師專業成長做準備,或者說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工具。教師專業成長目前儼然成為顯學,探討者眾,然而筆者以為仍然是前面所提的通病,理論偏多,實務極少。好像只要談談理論,教師自會吸收消化,從而自動進行成長作業,達到成長的目標。或者是只要高喊需求,自然會有成果。筆者根本不信這一套。本章先探討教師專業成長的理論,次述及實務上可能的做法,希能藉收抛磚引玉之效。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十三章 教學檔案

    目前政府為了促進教學的專業成長,不止在推動所謂的同儕視導,也鼓勵教師製作教學檔案,網路上此方面資料(包括英語資料)多到難以勝數,然而大多沒有什麼價值。筆者以為教學檔案是證明自己努力和能力的工具,如果真欲推展,那麼最少應以逐字稿的方式記錄自己兩節課的教學,並針對自己的教學提出省思和檢討。少了這樣的資料,教學檔案只是虛應故事的紙上遊戲罷了。本章探討教學檔案的理論與實務。原係學術論文,資料已增補。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二章  教學視導

    教學視導日受重視,政府前段時間透過自願方式推展此概念和做法。在上師資培育課程中的「教學實習」之時,教學視導是經常性的工作,然而,除非能如實呈現教學行為、受到被觀察者信服、最重要的是能改善教學行為,否則再認真都不能發揮其功能。目前推展的教學視導政策似難解決上述三個問題,筆者根據自己的實地視導經驗,探討此問題。又本文曾在學術會議上發表,後又改寫並增補了一些資料。文中另提出筆者就近接觸國小的心得,以及對師院廢校的看法。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一章  解讀教學指引

    知道如何解讀教學、知道教學流程,知道計畫的寫法之後,我們可以進一步來探討一下坊間書商所提供的教學指引了。教學指引,顧名思義,最少應可做為生手教學時的指引。它的地位等同於教學計畫-由有經驗的老師所提供,足以做為教師們參考或楷模的計畫-,然而細究之後,卻又發現不管是那家書商所出的教學指引,與常見的教學計畫毛病相同,不止讓人看不懂,而且與實際教學有段距離,因此實用性不高,生手不會去用它,因為看不懂;老手也不會去看它,因為沒用。那要如何改善呢?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章 教學計畫與觀察紀錄的再探討

    教學依其順序可分成三個階段:教學之前,教學之時,教學之後,雖分三個階段,其實重心都是教學。教學是旨在協助學習的系列活動,是一個個的活動,要描述教學這一個個的活動,必須告知這是什麼活動(活動名稱),以及這活動是怎麼進行的。教學之時用言行來呈現,但教學之前的計畫,以及教學之後的紀錄,則都是用書面文字來呈現,因為呈現的方式相同,內容又一樣,因此計畫和紀錄應該是可以相通的。本章旨在闡述這個觀點,並用實例來探討計畫、紀錄的描述方法,及兩者間的關係。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章  教學計畫-教學活動

    前兩章探討的是教學計畫中的基本資料、教學研究,以及教學目標等,其實都在輔助設計者或閱讀者對該節教學活動的了解,也就是說教學計畫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教學活動。透過教學活動,可以得知設計者如何將自己對學生、環境、教材等的掌握,整合在一起,化為協助學生學習的活動;閱讀者透過教學活動,可以了解設計者的意圖和用心,並比較設計者與自己的可能異同,或評估教學活動的良劣優缺。換言之,教學活動是重要的溝通工具。既是溝通工具,因此教學活動應該是別人看得懂的,而且應該與實際教學儘量一致,可惜的是筆者所見到的狀況並非如此,那應該如何改善呢,正是本章所欲探討者。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八章 教學計畫-教學目標

    教學應有目標,無人能予否定,但要擬訂並撰寫教學目標卻是人人叫苦的差事,師院設校歷史長久,師資生在教學之前需先計畫的規定也久獲認同,但何以教學目標之撰述仍然人人叫苦?筆者以為之所以如此,與教育界好空談,不實際;好形式,輕實質有關。筆者在應學生要求,試圖解決其撰述教學目標的苦況時,對此有更深一層的感觸。本章就以教學目標做為探討的重心。但別的書上可以找到的資料,就請讀者自行參考,不必在此重述,本章探討成果多為自己的心得和經驗。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七章 教學計畫-基本資料與教學研究

    設計教學是教師必備的能力之一,然而,如同其他的教育項目,例如觀察能力、班級經營等,我們很少去探討或深究為什麼要具備此能力,又如何讓其發揮應有的功能。結果就變成了大家都認為重要,但除非必要,絕對不去碰觸的東西。除了師資培育階段外,現職老師大多視教學計畫如同雞筋,只有在教學觀摩時,聊備一格。然而筆者在教學的實務經驗中,卻發現它是專業溝通的重要工具,透過教學計畫即可了解老師的專業知能究竟如何。本章除探討其理論外,因編幅關係,因此將教學計畫的四個主要項目分成三章來探討,本章先探討其中兩項:基本資料以及教學研究。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六章觀察方法與觀察紀錄

    學習教學的最佳方式是觀察實際教學;教學良劣的評斷依據是觀察實際教學;教學成長的最好做法是觀察實際教學,觀察教學的重要性由此可見。然而,觀察教學絕非易事,不是書教久了自然就懂得觀察了,筆者的經驗是:絕大多數的教學從業者不懂得如何觀察教學,因此,無法得知教學良劣,遑論改善修正了。那麼要如何觀察教學呢?又要如何將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讓他人透過書面即能推估教學實況呢?是本章所欲探討的重點,簡言之,本章探討觀察方法與紀錄方式,希望對現況的掌握和改善有所幫助。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章 微型教學-教甄要訣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章 怎樣教一節課

    前章述及一節課的教學流程,那麼將該流程真正用於一節課時,有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是本章所欲探討的重點。分析起來,目前較常用的教學方法,大概有講述、分組討論、上台發表、看投影資料、問答、座位練習、看影帶、聽錄音帶等等,每種方法在進行前均應再析解成較有效的做法,例如「上台發表」,應該如何做較為有效呢?將實際做法紀錄下來,然後分析優劣,俾據以改進,必得有這樣的用心,教學才有成長的可能。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章 教學流程

    本章主要在描述一節課的教學流程。在指導師資生學習教學時,如若只有幾個原則要學生遵循,學生根本摸不著頭緒,不知如何著手進行。即令非常認真的做足準備,得到的結果也還是挫折和失敗居多,因此,筆者乃有構思流程,使學生能依據具體明確的步驟來進行教學,一方面提高成功的機會,一方面也易於改善修正。有此想法後,當然就是蒐集資料,揣摩細節,然後再與實際教學進行比對了。原先認為蓋聶的教學事件較為完整,然而試做之後覺得還有討論的空間;加上各領域教學出入甚大,要研訂一個通用的流程困難重重,最後終於得到差強人意的結果。用以指導學生,學生均稱其便;尤其在擬訂教學計畫時,更易著手;做出來的成果亦足讓人見識到教學的專業性。

文章標籤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章        教學

    本章分四節,首述教學的意義,次論教學的解讀,參說教學的要素,最後提及傳統教學的問題。為深入探究教學,繞了很大一圈後,重閱學者對教學所下的定義,感慨很深,沒錯,教學是引發學習的活動,學者早已提及,但為什麼筆者卻是在長時費力的摸索之後,才真正的有所理解呢?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章 教學實習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11 Wed 2014 10:33
  • 自序

自序

好像才一晃眼,在教育圈一待,竟然已超過三十年了。從國小老師變成培育國小老師的老師也有二十年了。觀察過的班級教學超過六百節,訪視過的學校超過二百所,沸沸揚揚的教育改革經歷過也觀察過;師資培育機構從師專,變成師範學院,再變成教育大學,最後成為一所普通大學的教育學院時,自己正身處其中。圈子裡待久了,光怪陸離的現象看多了,不能不對這些現象有些許的檢討,有些許的反省,之所以要在離開之時,留下一點點的心得和成果,主要是希望後人不必重蹈覆轍,不必重新摸索,站在筆者足跡的終點,即可大步向前,開創新局。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本書

班級教學雖是經常性的活動,然而其組織及運作卻一直像個黑盒子,使得班級教學很難有所成長。本書論及學習教學以及教學成長的各項重要議題,包括班級教學的解讀、教學計畫-含計畫內的各細項如教學研究、行為目標、教學活動等的格式和寫法;觀察紀錄、教學流程、解讀教學指引、微型教學(或教師甄試要訣)、教學檔案、教學視導、教學成長等。每項議題均經筆者探討過、實做過、甚至檢證過,每項議題均可接受公評及批判,更歡迎對話和切磋。筆者也相信針對「教學」所做的探討或實務,不能脫離筆者的看法。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