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學實習

 

    本章首述筆者對師資培育課程的核心-教學實習-的一些見聞和感觸;其次描述筆者在上教學實習時的一些做法,因為這些做法,使得筆者的學生雖然才剛接觸教學,然而一上台,即能展現一定的教學功力,某些部分甚至比資深教師還要強,我們是怎麼做的呢?在描述我們怎麼做之時,本書的精要都在其中了,只是細節部分還需其餘各章來補充。

 

第一節 教學實習的見聞

壹.出師告捷

「你聽了一定很高興,實小張主任告訴我說,老師們向她反應,說我們這班三年級的學生教得比四年級的學長姐還要好!」

這是九十六學年度下學期(民972-6月),與筆者協同教學的老師,帶學生到實小第一次試教後,隔週,從實小那邊得到的訊息。

第一次上台試教,就教得比已上過一年多的教學實習,上台過好幾次,練習過很多次的四年級學長姐還要好,聽來含糊籠統,這有什麼了不起嗎?喔,喔,是這樣的:修讀教育學程的師資生,在正式修讀師資培育課程之前,約已坐在台下當了近一萬五千節的「教學觀察者」了;在修讀師資培育課程後,正式學習如何上台當個教學者;修畢學程後,經過初檢、實習(到國小實習一年,現為半年)、複檢(目前需參加國家檢定考試)及格後,再參加教師甄試通過,有機會成為正式老師的話,假設他真正以教學為念,不願轉任行政職或者離職他就,且在執教二十五年後退休的話,那麼他在講台上約需站上二萬節課的時間。

促使老師從「教學觀察者」變成「教學者」,這中間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過程,這個轉折主要是透過師資培育課程,以及初檢之後的現場實習。而在師資培育課程中,最重要的科目就是「教學實習」〔以往稱做教育實習,現改為教學實習〕。事實上,整個師資培育課程可以說是,也應該是,以教學實習為中心的。此時的教學實習,主要的內容除課堂上課外,大概可分為:觀察、假試教(以自己的同學為對象)、試教、集中實習等項目,均與教學實務有關,而且是漸進式的熟悉教學實務。這個教學實務的核心應該是試教-正式接洽學校,讓師資生有機會借用其學生,演練教學技術,熟悉教學流程,了解班級生態。上述項目中,觀察、假試教是在為試教做準備;集中實習則是試教的延伸及加強。就因核心是試教,且成敗影響深遠,因此,上台前師資生莫不戰戰兢兢,全力以赴。

 

貳.試教的問題

師資培育多元化之前,教學實習一直是師資培育課程的核心,其時數最長,師院生從大三開始每週就有四節的實習課,一直到大四畢業;接著還需到國小實習一年〔現已改為半年〕,才能取得教師資格。師資培育多元化之後,因為培育師資的班級數增加很多且很快,加上大學畢業的師資生,只需修讀一年的師資培育課程,即能取得實習資格,師資培育課程在時間上大幅濃縮,因此課業極為吃重;實習課也減少為兩個學分,每週僅有兩節課,一年修完。與一般師院生每週四節實習課,兩年修畢的節數比較起來,上課時數整整少了四分之三,替代的做法是寄望結業後師徒制的現場實習能發揮功能。

前面述及,觀察、假試教、試教、集中實習這些教學實習時的內容,目的均在增加學生的實務經驗,其核心則為試教,因為最真實,最直接,也最接近實際教學,因此是師資生最珍惜的機會。積極推動師資培育多元的那段期間,師資班(大學畢,修讀一年師資培育課程,即取得教師資格)增加太多且太快,但適合試教的國小因為地理位置及班級數的關係(尤其是花東兩縣的師資培育機構),數量相當有限,加上師資培育機構也沒有統籌規畫(實際上也不容易),因此往往多個師培班級接洽的試教國小,是相同的學校,對學校造成了相當大的困擾;加上師資班的學生大多沒有教學經驗,但因缺額多,成為教師的可能性高,更需多方提供接觸實務的機會。換句話說,教學實習課時,如若沒有提供教學機會,指導學生瞭解並接觸教學的大概流程及應注意事項,那麼即使有機會到學校去實習,因輔導老師本身還要帶班,還要上課,加上不清楚實老師的狀況,即令有心,也很難發揮指導的功能;何況現場實習的成效一直不明。

那段期間,師資生在緊繃的課程中,以速成的方式,接受一些急就章的訓練,然後就進入學校去試教,因訓練不足,概念不清,流程不熟,教起來難免有荒腔走板的情況,一次、兩次,學校還能勉強接受,次數多了(因為班級增加太多,合適的學校有限,因此次數就多了),當然受不了;加上學校老師的權利意識抬頭,力主重視學生的權益,不願自己的學生成為實驗品,因此即令勉強找到學校願意提供試教機會,但學校老師對太過離譜的教學也不再願意隱忍,因此幾乎每學期都能聽聞到從試教學校傳回來,對師資生的表現表達嚴重的不滿和不以為然。如何讓學生上台就有個初步的形貌,也就成了上教學實習的師資培育者的莫大壓力。

筆者當時亦在帶實習,為提供學生足夠且必要的實務經驗,最有效的做法還是試教,但最棘手也最想逃避的任務就是接洽學校了。師資培育多元化之前,打通電話就能安排試教的美好歲月,已經一去不返了。為示慎重,為表尊重,接洽試教時,師培者必須儘快安排時程(否則就難找到學校,因為已經被訂走了),並親自到學校去請託,但往往剛表達來意就被直接或委婉的拒絕了。勉強答應者,也多面帶難色。很少校長敢再一口應允了。我們很能體諒校長的為難,因為校長們聽多了抱怨,看多了師資生的不堪,也不能不有所回應了。請教上教學實習的任課同事,當時幾乎都是同樣的窘境,同樣的難題,但也只能相對苦笑,努力面對。

 

參.師資培育的問題

但也因為師資培育班級的增加,因此有較多機會觀察實小所提供的教學觀摩、觀察現職老師的平常教學〔利用試教時〕;近距離的觀察師資生如何從完全陌生到慢慢上手;而師資生到國小實習後,又係以教學演示作為成果的驗收。那段期間也正是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雷厲風行的推展階段。因為深入基層且對班級有較多的接觸與觀察,深覺教育改革似乎有嚴重失焦的現象。改革應該是以對學生的正向影響為主要考量,主要做法應該是要設法提升和提高老師與學生互動的質量,也就是說,教育改革應該以師生互動質量的提高和加多為主,因為這樣才能對學生產生真正的影響,可是在實際上這部分卻乏人問津,鮮見提及。受重視的反而是課程、教科書、教師權益等。

而在帶實習的過程中,也發現我國的師資培育並不紮實。學生上完師資培育學程,經過現場實習,有幸成為教師,進入教學現場之後,往往發現仍有諸多的挫折和困擾等待克服,原因就出在培育師資的過程當中,有理論遠多於,也遠重於,實務的現象。在師資培育的課程中,教導學生過多的原理原則,然後寄望他們能依據實際的狀況,將這些原理原則轉化成符合現場需要的實做能力,事實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兒。

筆者帶領學生參觀過多次四年級學長姐的集中實習,感慨良多,也深深感受到國小的抱怨和不滿其來有自,絕非無的放矢。事實上,連師院生都教得荒腔走調,遑論只修一年課的師資生了。筆者之所以這麼說,主因是透過十餘年來揣摩、修正,初步定稿的觀察技術,我們有把握能將教學實況頗為真實的呈現出來,以便進一步進行分析和解讀。然而,每次參觀學長姐的教學後,學生都有頗多怨言,因為實在沒有什麼值得學習或借鏡的地方。換句話說,他們都認為自己的能力比學長姐還好、還強,記錄學長姐的教學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已。筆者親身觀察多節,感覺也是如此。

然而,第一次上台就比學長姐強,或屬溢美,卻也使筆者對自己教導學生學習教學的做法更具信心。事實上,第一次上場的學生不止比學長姐強,在某些部分,甚至比一般的現場老師還要強,因為,我們不止看得懂教學,且有一套行諸有效的教學流程,知道教學是如何運作的?而且還能進一步解讀實際教學時良劣優缺之所在。學生在上台時,不止清楚了解自己要做什麼,要怎麼做,甚至也能進一步探討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好或不好?進而尋求改善之道。因為他們要做什麼,要怎麼做,在上台前都已在課堂上,再三的演示,重複的訓練過了,技術接近成熟,行為接近自動化。而這些,對改善教學實況,提升教學效能應該都有相當的助益,將在爾後章節再做介紹。

 

肆.集中實習見聞

讓我們回到原點,實小老師認為本班第一次上台教學的成效就比四年級的學長姐強,聽起來很空泛,很含糊,如果能舉個實例,或許較為具體明確,也較能                                                                                                                                                                                                                                                                                                                                                                                                                                                                                                                                                                                                                                                                                                                                                                                                                                                                                                                                                                                                                                                                                                                                                                                                                                                                                                                                                                                                                                                                                                                                                                                                                                                                                                                                                                                                                                                                                                                                                                                                                                                                                                                                                                                                                                                                                                                                                                                                                                                                                                                                                                                                                                                                                                                                                                                                                                                             讓人信服。筆者且以民國九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帶師資班學生參觀大四師院生在下學期集中實習時,所見聞的一節課為例,來說明四年級同學實際教學的大概狀況。

 

一.該節課的基本資料:

    該節的上課時間是民國95423星期三的上午九點三十分到十點十分(國小的第二大節),科目是自然與生活科技;所用版本是康軒四下第三單元,單元名稱是空氣的秘密;上課地點在自然科專用教室,學生人數34人,分六組,每組五到六人,圍坐一張長方形的實驗桌,每張桌上都已擺了一個裝了八分滿的透明水箱,以及實驗器材,含:磚塊、抹布、汽球、透明水箱、海綿、錢幣、注射筒、橡皮擦、及氣球等。

課前觀察的狀況是:師生關係有些鬆散,可能是因為學生不怕實老師。老師的脾氣很好,長相斯文,穿牛仔褲、運動衫。上課時,學生玩自己的,老師也不會生氣或過度反應。原任課老師雖然坐在後面,但忙於自己的事,根本沒在看實老師上課,也不理會班級的運作,更沒有去糾正學生的嬉鬧或違規的行為。

 

底下僅呈現紀錄中的事實描述部分,係參觀者將所見聞的教學實情詳細的描述出來。筆者對觀察紀錄的要求是:沒參觀過該節教學者,閱讀後可了解當時發生何事;換言之,參觀紀錄除了是作業外,因別人也可藉以推估出當時的教學實況,所以也是專業成長時討論或模仿的依據。筆者要求的參觀紀錄原本還有省思、檢討的部分,係學生在記錄後針對著教學的事實,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感想;還有整體省思部分,檢討其整節課的活動安排、時間控制、班級經營、目標達成等,但在此處,為了閱讀方便起見,並未呈現上述資料。但讀者可試著在閱讀紀錄後,看看是否能推估當時發生何事,並據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甚至判斷該節教學之良劣。

 

  二.實際教學

 

§無上課儀式(09:30)

   上課鈴響後,老師先請學生看一下他們的左右,有沒有人未回來的。有學生舉手並說“有”。老師聽了沒什麼表示,也未處理。

      

§活動一:空氣在哪裡?

()老師叫學生拿出自己的硬幣丟進透明水箱,看看有沒有反應?

1.第四組未準備錢幣,老師自己拿出十塊錢給他們做實驗。

2.接著老師問全班學生:「錢幣丟到水箱中有沒有反應?」

3.有幾個學生回答:「沒反應」

4.老師便跟他們說:「如果沒有反應的話.在你們的探索手冊上就不用做記號了!」

5.有些學生因此拿出探索手冊來做對照。

 

◎此時原班老師尚未進來,有一位學生居然還在寫國語作業,完全不理會實老師在講什麼,直到原老師進來,才把國語作業收起來。

    

()老師叫學生上把桌上的小磚塊丟進透明水箱看有沒有反應?

過了一分鐘,老師問:有冒泡的舉手!並請學生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老師叫學生上把桌上的海綿丟進透明水箱看其反應?

老師巡視班上並說:擠擠看。4.5.6組把你們的手離開桌子,把46頁寫一寫!

 

◎學生玩水的時間較多,很少人在認真觀察海綿在水中的變化。

 

()老師叫學生上把抹布丟進透明水箱看看有沒有反應?

1.有幾組沒準備抺布,老師問:你們教室裡有自己的抹布嗎?教室有乾抹布的趕快自己去拿一下!

 

有幾個學生跑回原教室拿抹布。秩序一團亂。

 

2.過幾分鐘老師又說:抹布放進水裡,看看有何反應,趕快把你們的探索手冊寫一寫!

 

    大部份組別都把抹布放到水裡了,老師便叫學生全部坐在椅子上,手離開桌子!

   

§活動二:空氣的遊戲(09:45)

()大家來吹氣球

1.老師叫每組派一個人到前面拿一個氣球。

 

老師沒有交代學生要吹多大,而且只有一個打氣筒,學生拿到氣球只顧著玩,老師也管不了那麼多,課還是繼續上。

 

2.老師邊在黑板上畫,邊說:你們看一下,氣球本來是這樣的

 

(a),吹氣後變成這樣(b)

是因為什麼的關係呢?

 

◎老師在黑板畫一個瘦長圓和一個胖胖的圓

 

()壓一壓空氣(10:00)

1.老師問:本來是這樣(b)氣球,如果向內壓會變成這樣(a)氣球,空氣就是這麼多,一壓空氣往哪邊跑?

2.有幾個學生說回答說:空氣往另外兩邊跑。

 

◎此時第四組有人把氣球往水裡壓,讓水一直滿到桌上,還不放手,並繼續壓了幾秒鐘。實老師在前面幾組,完成不知道後面在做什麼。而坐在後面的原老師忙著處理自己的事,根本沒在看學生上課情形。

 

()空氣可以被壓縮嗎?(10:10)

1.老師叫各組派一個人到前面拿一個注射筒,請每個人都玩玩看!

2.老師未明確交代如何使用注射筒,因此有學生拿著注射筒玩水,老師看到後,面不改色的把那一組的水箱搬到前面。

3.接著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注射筒,圖解注射筒壓下去後,空氣的分布情形,並問學生被壓成這樣會不會變回來?

4.老師叫學生把注射筒壓在橡皮擦上看看。

 

~第二堂下課鐘響~

 

5.老師繼續問學生一些問題,「注射筒壓在橡皮擦後,再放手會不會變回原來的樣子?」、「有誰還沒做實驗?」、「東西放桌上,手離開桌子!」、「看探索手冊第44頁,把剛剛壓氣球和注射筒的實驗結果記錄上去!

6.最後,老師叫學生把水箱拿去清洗乾淨,再放到前面來。

 

~下課結束~

 

伍.實習問題的探討

  讀者看完之後,相信會有很深的感觸,原來我們很難進入其中,被教學者視為禁臠的班級教學這個黑盒子,有人的教學竟然是這樣的形貌。從而可能會連想到如果班級教學沒有改善,教育改革必然不會有什麼成效。接著大概會想探究該節教學的良劣在那裡?又應如何改進?我們且分成下列幾個題目來進一步的加以探討:

一.上了兩年的教學實習,為什麼還教成這個樣貌?

二.這是常態或是異狀?

三.是教教學實習的老師有問題?還是這名實老師有問題?

四.綜觀這節課最大的問題在那裡?

五.有沒有改善的空間?

六.以這樣的能力到現場實習,有沒有進步的可能?

  

筆者且盡己所知,試著簡答如下:

  一..如若是修了教學實習才開始接觸教學現場的話,那麼時間絕對不夠!雖然師資培育在我國已有相當長久的歷史,而且也頗受重視,然而,師資培育學科之間,以實習做為核心的整合一直未見理想,因此教學實習必須協助學生整合以往偏理論的學科知識,並將之轉化成學生能夠真正上台的實務知能。一個學期總共十八週,截頭去尾後,正式上課的時間不會超過十六週。正式接洽國小試教的次數不可能超過三次,因為每次試教都需三週以上的時間,包括試教前一週的參觀及接洽進度;正式試教週;以及試教後一週的檢討及改進。以往的教育實習大多八個學分,分成四個學期,每學期兩個學分四節課,正式上台試教的時間可能不超過十節課,然後就要集中實習了,就要練習接班了,此時管理、行政、教學接踵而來,加上國小必須會教的科目高達六科以上,實在不能責怪學生的教學不成氣候,因為時間嚴重不足,也因此,大部分的師培機構大多會各自設法增加學生接觸現場的時間和機會;但是筆者以為我們迄今沒有一套培育師資的有效方法,是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讀者或許可以想像,師院生如此,師資生在校時,實習課只有每週兩節課,真正上台的時間不超過五節,什麼是教學可能都還沒弄清楚,就要去國小實習了,會是什麼狀況。原先寄望國小的實習能發揮成效。實際上,現場實習期間,實老師大多成為學校的免費勞工;即令學校有心,輔導老師有意,也因輔導老師大多沒有接受過與成年學習者溝通的經驗,也不見得具備解讀教學的能力,因而成效不彰。教育行政機關可能認為,現場實習期間長達一年〔今為半年〕,師資生的帶班等當然沒有問題,那其實是完全不了解實情,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推卸責任之詞。換言之,我們所培育出來的師資,進入教學現場之前的訓練,其實是嚴重不足的;進入現場的半年實習則幾近浪費生命。我們的教師其實是在進入職場後,透過任你浮沈的掙扎和辛酸,勉強得以在教學現場立足的。

  二.很遺憾的,集中實習時荒腔走板的帶班和教學應係常態;筆者曾要求四屆的師資生(含師院生),觀察四年級學長姐在下學期集中實習時第二週的教學,總共觀察了二百三十一節的課,其中除了七節的教學狀況尚堪入目之外,其餘狀況都與上面的描述差不多。意思是即使經過兩年的教育實習課程,可是在集中實習時,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學生的教學,是有大大的改善空間的。師院生如此,請問實習時數僅有師院生四分之一時間的師資生又是如何,已可推估了,不是嗎?

  三.筆者以為實老師問題不大,看上述教學時,實老師對教材有相當程度的掌握,例如何時寫探索手冊,探索手冊要求什麼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還會畫圖協助了解;該帶到的內容大概都帶到了,因此問題不大;師資培育者無方缺法去協助師資生獲取實務知能恐怕是較大的問題。

  四.筆者以為該節最大的問題是亂無章法,沒有任何教學的概念,教學者或許很認真,但是完全不知道教學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進行?之所以如此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在師資培育者,沒有教導師資生一套行諸有效的章法,使之可以據以遵循,從而達到一定的成果。然後再以這個成功的經驗做為基礎,慢慢了解教學實況及班級生態,朝著合格且勝任的教師前進。

  五.有沒有改善的空間呢?當然有,如若沒有的話,那也不需要師資培育課程了。事實上,歷屆師資生幾乎都認為從實習上面獲得最多,只是受傷也最重。欲讓師資生減少挫折,並能從實習中獲得更大的收穫,筆者以為可能要先指導師資生建立一套教學模式,以求生存;然後再教導解讀教學的方法,並建立可據以溝通互動的教學語言,最後再建置一個溝通平台,讓教學者可據以分享自己的經驗及心血結晶,或可改善此一狀況。

  六.現場教師的孤立狀況令人印象極為深刻,隔著一道牆的兩個班級,可以完全不知道牆那邊的運作情形;在教師文化中,進入別人班級是極為忌諱的事,這也是有的老師之教學只能說是一年經驗的重複年資而已;而教學視導一直推動不起來,也與教師的孤立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筆者以為以往的師資生以有問題的能力進入教學現場後,因為文化孤立,因此剛開頭或許為生存所逼,不得不勉強設法解決困境,然後其能力也就只停滯不前了,其間雖然也有依靠天賦及慧心,技術精良到令人佩服者,但因分享無門,或者不懂如何分享,因此旁人仍然無法借助於他的經驗。解決方法同上,必須建立溝通語言以解讀班級教學,建置溝通平台以分享經驗。

 

陸.問題癥結

  集中實習是師院生在師資培育課程接近終了前的驗收階段,如若照筆者所說,教學狀況不佳的現象是普遍性的,那是不是表示上教學實習的師資培育者不認真呢?答案可能又會出乎讀者的意料之外,因為上教育實習的師資培育者不可能不認真,可能還是師資培育者中最認真的。

師資培育者的教學其實亦有教師孤立文化的味道在,班級就是老師的王國,屬於號稱專業的黑盒子,實際運作狀況旁人不得而知。可是教學實習課必須帶學生進入國小試教,前已提及,如若學生試教的狀況太過離譜的話,國小會亳不猶豫的向師培中心表達不滿,甚至會當場不客氣的嗆聲,然後鬧得眾人皆知,從而引發旁人對該師資培育者的專業知能產生質疑,在這樣的狀況下,請問:誰敢不認真?怎麼可能不認真?讀者或許又會問了,那是不是他們不熟悉國小的教學實務?也不對!因為擔任教學實習的教師大多具有國小教學的資歷,師培中心甚至聘請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國小校長或資深教師來任教,而且人數相當可觀(因為很多系找不到人教)。簡言之,沒有國小教學經驗者是不敢接學育實習的,即令勉強接了,也會設法找一個熟悉國小生態的校長或資深的國小老師來協同教學。

認真、有經驗,可是問題又在他們,這到底是什麼狀況?很簡單,因為筆者也曾遭遇過類似狀況。筆者以為其原因在不知如何解讀教學,不知應該教導學生一套教學流程,但最重要的應該是不知道教導學生如何教學,係屬於程序性知識,以技術和能力的練習和培養為主;而將之等同於描述性知識,以知識和理論的吸收和理解為主;以致學生所學〔知識和理論〕與上台所需〔技術和能力〕之間有了距離,必須靠學生自己去嘗試著加以轉換;但學生缺乏經驗,也沒有那個能力,無法自己進行這靜動間之轉換,結果…,結果就是用力多,但挫折深的實務經驗了。

因此筆者在上教育實習時,會將實做放在優先位置,主要的原因就在無法僅透過知識的傳授就希望學生能將之轉化為實做的能力和技術。實做知能的獲得必定來自親力親為,必定來自多方練習。等到實做知能達到一定的程度後,才有可能尋求進一步的成長與發展,此時實做者需在實做之後,省思並檢討自己的所做所為,探查表現的優缺以及結果的良劣,然後分析其癥結,說明其理由(Clift, Houston, & Pugach, 1990; Schon, 1991)。學者(Fenstermacher and Richardson, 1993)稱此為「實做辯證」(practical argument),也就是說在實做之前,需要先了解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接著要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支持的實證是什麼,適用於什麼樣的情境等等;然後透過實際的操作去嘗試,去練習,去精熟,接著再省思檢討實做的成效,以做為改善或成長的依據。這種做法重視的是實做知識,透過實做,可協助實做者澄清自己的信念、知識和做法。有些學者(Leinhardt, Putnam, Stein, and Baxter, 1991)認為學習教學時,有兩種不同的知識:學科知識(subject-matter knowledge)和行動系統知識(action-system knowledge)。學科知識指的是呈現內容時所需的事實和知識;行動系統知識則強調教學前的計畫、教學速度的掌握、如何清楚解釋、如何回應個別差異等實際教學時所必須具備的技巧。

換言之,在學習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完全不理教學現場,而將心力關注於知識的傳授,甚至還會覺得時間不足。問題是光靠這些知識不足以了解教學現場,遑論熟悉班級生態了。事實上,教學專業成長所需的知識必然是伴隨著行動和脈絡的。因此有些研究者用不同的構念去捕捉富含情境性質的,與實做息息相關的教學知識,從他們的用詞也可看出此種特徵,例如情境化的知識(situated knowledge. Leinhardt, 1988);事件架構知識(event-structured knowledge. Carter & Doyle, 1987);個人實做知識(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Connelly & Clandinin, 1985);意像(images, Calderhead, 1988);行動中的知識(knowledge in action. Schon, 1982)。這些構念都企圖指出教師專業成長所需的知識,必然與教學實務有著緊密相連的性質。

就因教學知識必須與教學實務緊密相連,才能發揮功能;就因學習教學的過程必須重視行動系統知識;就因教學的成長必須透過實做辯證,因此它無法單靠知識的傳授,觀念的傳輸,而需倚重技巧的演練,行為的養成,因此乃有筆者從一開學就開始一步一步教導技巧,塑造行為的過程,而且獲得相當不錯的成效。那筆者是怎麼做的呢?

 

第二節 實做取向的教學實習

筆者且先說明如何將教育實習視為程序性知識,以技術和能力的練習和培養為主的部分,再回頭探討解讀教學,教導教學流程的部分。

 

壹.開頭就強調實做

為何筆者教的學生為何能在第一次上台,就教得比學長姐來得順暢,筆者以為與教法有關。前面說過其他老師將教學實習視同描述性知識,以知識和理論的傳授為主[要聲明的是筆者是就學生的教學狀況,做此推估,是否如此,當然可以討論];而筆者則以為教育實習應屬程序性知識,以實做及技能為主。也因此,這幾年來筆者帶的學生到國小試教時,都能達到一定的水準,也都受到試教學校的肯定和認同。那筆者是如何做的呢?且以這學期(民國九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上課期間為972-6月)開學前幾週的教學為例,簡述實際做法。

上課的第一週,筆者與學生碰面後,先發下該學期的教學計畫。最重要的是告訴學生要出去參觀及試教的次數和時間。然後和學生一起往前推,看看什麼時候必須先學習什麼,什麼時候必須已學會什麼。例如第五週要參觀實驗小學的教學觀摩,那麼最慢第四週就得學會觀察的方法,並且已經實做過,試寫過參觀紀錄且取得筆者的認可了。又如第十週要到國小去試教,那麼最慢第七週就必須學會教學流程並且實際演練過,第八週必須學會教學計畫的寫法。因為筆者認為教學實習最重要的活動就是試教,試教時須借用縣小的班級,實際演練自己在校所學的技術,其教學知能國小一見即知,所以試教時,學生代表的不止是自己,也代表本班,代表本系,甚至代表本校,沒有達到一定的水準,如何成為代表?但筆者雖藉此灌輸學生努力以赴的決心,但也強調希望他們能獲得成功的經驗。

大概算起來,在學生有機會上台,學習擔任老師之前,在台下大概被動的坐著上了大約一萬五千節課,也看了許多老師的教學,雖然未上過台,但因看多了,因此「上台」應該不難才對,實際上不然,看人家做,跟自己親自去做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而教學實習課就是要教他們先從如何上台,如何圓滿的上完一節課,然後再慢慢增加上課節數,以便順利的擴展到集中實習的任教兩個星期〔本校是初教系四年級上下學期各實習兩週,其餘系是四下實習兩週;有的學校是某學期集中實習三星期;有的是一次實習四星期〕。上台、教學,都需親身親力為之,因此筆者會強調這個課程要的不是理論或知識。或者說,要的不止是理論或知識,更重視的是實做的技術和能力。透過實做的技術和能力,學生才能把該教的內容傳授給學生,不止要上完一節課,而且還應該上得不錯,有笑聲且有收穫;否則就耽誤了學生,給班級老師帶來困擾,給學校帶來了惡名,也給學弟妹未來的接洽試教帶來了不便。換句話說,一上台,最少要能存活,要有個基本的形貌,然後再慢慢求好,求巧。

 

貳.黑板的使用

接著筆者提及與教學關係最大,最常用的教具就是黑板,黒板有什麼用?怎麼用?最常用來做什麼?學生試著答了,但筆者強調說得再好,不如實做看看。黑板這個大教具主要是用來寫或畫,以提示重點,協助學習的,但有人真正寫過或畫過嗎?寫得還可以嗎?筆順對嗎?該學期總共有二十九位學生,筆者請一名學生先在黑板上畫上三十個方格(3x10),然後一次五個人〔避免塞車〕上台,每個人各選一個字,寫在方格內,再比較看看同學寫的字是否端正大方,筆順有無錯誤。寫得差的,筆順錯的,筆者不說,同學也會提醒他們,他們自己也知道應該要多加練習。接著教導板擦用法,然後一次請三名同學[因為板擦只有三個]上台擦掉方格內的一行字;然後再請同學發表一下板書要注意什麼?擦黑板又要注意什麼,並將之記錄在筆記本中。試著板書第二個字時,加快速度,看看能否寫得快又好。接著練習擦黑板…以往沒有實做經驗的學生,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練習著…

練習寫第三個字前,筆者先說明,一個老師如果是面對著黑板寫字,當然比較好寫,可是結果呢?如此寫法勢必背對著學生,眼睛沒法放在學生身上,請問學生在做什麼你知道嗎?不易知道,對嗎?那麼學生行為出軌的可能性是不是就大為增加了?所以呢?一個好的老師在板書時,一方面要寫得快且好,一方面寫時會儘量側著身體,以便能利用餘光來注意學生動態,因此底下的練習是側身板書;然後練習使用板擦…,正對著黑板板書已經出現狀況了,例如筆順不對,字太小,字歪斜不正…用板擦也會出現差錯…,側身板書問題更大,有的同學怎麼站都不太對…筆者根本不需講什麼,學生已經明瞭自己有許多需要補強的地方了。對教學也有了敬畏及認真以待之心了。接著再討論黑板有什麼用?怎麼用?用時要注意什麼…?下課前請學生回家多練習,因為本學期有兩次試教…。

 

參.上課儀式

第二次上課,開始演練上課儀式,也就是一般國小常見的起立、敬禮、坐下。筆者首先說明:認知心理學的「訊息處理理論」認為沒有「注意」就沒有學習,然後請他們思考看看是否正確?沒注意聽有可能知道老師在說什麼嗎?不可能,對不對?所以好的老師一上課就應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收回,收回注意力(筆者的說詞是「引起注意」),最常見的做法就是上課儀式,那上課儀式應怎麼做呢?筆者將之細分成班長喊「起立」後的介入;及班長喊「敬禮」後的收權這兩個動作。先示範班長喊「起立」前的動作,及喊「起立」後的動作,接著詳細說明每個動作的細節,以及為何要如此做的原因,接著再示範一次[細節請看微型教學那一章]。然後請學生兩人一組,先行練習數次,接著挑選數位學生陸續上台演示。演示時,為求逼真,請一名學生用口發出上課鐘聲,鐘聲響後,演示的老師如何大方自然的進門,如何肅立講台,如何掃視全班,如何頭輕點,口喊「班長」,以示意班長喊口令,班長喊口令後,兩種情況,一是學生表現良好,如何誇獎;另一則是學生表現不好,如何具體描述,並要求重來,到此告一段落。

學生雖然看多了,也經歷多了上課儀式,但根本未曾深思過上課儀式該做什麼,該怎麼做,遑論進一步深究為何如此做,因為他們以往只需隨著班長的口令做動作就好了。沒想到站在台上,單單一個班長喊「起立」的動作,就有這麼多的考究。以前沒細想過,加上根本沒有實做過,因此又緊張,又慌亂,現場演示時出現許許多多的狀況。看到自己的同學出狀況,其他同學剛開始是不相信,那麼簡單的動作…因此沒叫到自己前還信心滿滿,沒想到輪到自己上台後,狀況更離譜,才發現原來真的不簡單,對筆者要求的練習,因此更為認真,對同學的演示,因此更為注意。

狀況發生後,探討原因或指責缺失都不是筆者的重點,要做什麼,要怎麼做,知道後還要會做,而且要做到像樣才是目標,因此,狀況發生後,還可以接下去的話,就等到整個動作完成後,再來描述,檢討,重來;接不下去的(例如少了一個動作,學生整個儍掉,不知如何接續下去),那麼就暫停,等學生鎮定下來後,再重來;或者請學生先回座細想,整理情緒,等回復平靜後,再上台練習。每位學生都必須上台,並且做到完成,做得不好或臨場慌亂的,就等平靜下來,再重來一遍,再不行,再重來…,沒有例外,也無法例外,因為試教時,每個學生都必須上台,因此必須在此時就學會該動作。過程中,筆者強調他們的優點,沒有優點就誇獎他們的用心,以增強其信心。此時出錯是正常的,因為他們以往沒試過,因此筆者設法多方鼓勵。

剛開頭的幾位上台者,筆者先示範如何描述他做了什麼?他是怎麼做的?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不對?不對在那裡?會造成什麼結果?應該怎麼修正更好等等。因為學生也在現場觀察,筆者如此做法的用意在示範如何觀察,才能精確掌握上台者做了什麼?怎麼做的?又應如何描述,別人才能清楚知曉觀察者觀察到了什麼。學生表現得比較差的,或者共同缺失的部份,筆者會再做一次示範。

接著,筆者請學生先分組並找好伙伴,筆者希望同組伙伴是較要好,較談得來的,因為必須相互協助,以培養並增長技能。再來,筆者逐一點名上台演示,一演示完,同組同學即予以回饋。[同組都是自己選的感情較好的同學,因此上台者對其建言較能接受;加上剛開始較生疏,透過此方式可加強所有同學對整個儀式的掌握和熟悉]筆者要求他們回饋時提及的優點要多且具體,缺失則要少但仍要具體,並直指如何做法較佳〔目的在訓練其觀察及發表的能力,因為他們爾後在大五實習時,需要針對別人教學良劣做出回饋的動作。〕具體的意思是詳實描述演示者做了什麼,怎麼做的,讓人家一聽就知道你看得很仔細也看得懂;直指改善做法是描述怎麼做會更好,展現實做能力。此時的演示和回饋當然距離理想還有段距離,但一開始即清楚規定其做法,指引其方向,可起引導作用。數名同學演示過後,筆者會再做示範及綜合,逐一就進門、肅立、掃視、示意等動作、再詳述一次應有做法,並提醒共同缺失處。

剛開頭幾名上台者,筆者在評述之後,都會請所有學生閉上眼睛,然後在腦海中,將上台後的整個流程過一遍。筆者的口令是:鐘聲、進門、肅立、掃視、示意、誇獎〔或重來〕。喊到每個動作時都會停頓一下,讓學生在腦海中想像並強化自己的動作。

此時筆者為加強其概念,特別提及在觀察別人,或者學習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有替代學習(vicarious learning)的概念,意思是別人站在台上的表現,其實是在替代我們,因為以後站在台上的就是我們,現在我們還不必上台,是別人替代我們在台上,因此他做得好的,我們要設法學起來,以後我們在台上做出來時,就比較可能是好的;他做得不好的,我們要注意到並設法改善,以後我們站在台上,就比較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但要學起來前,需先注意到別人的優點或缺失部分,如何注意?要先學會觀察,要看得清楚。什麼叫看得清楚?別人如何知道你是否有看清楚?觀察後的口頭描述,或者觀察後的書面紀錄,就是別人評核觀察者是否有看清楚的依據了。因此在同組伙伴口頭評述過後,筆者進而要求練習書面紀錄,然後唸給伙伴聽,最後再向全班做發表[這是觀察能力、口頭和書面描述的訓練]。

班長喊「起立」後的動作,每位同學都已先分組交互練習、上台演示,並且閉眼將過程跑過多遍後〔筆者也要求學生課餘也多利用機會練習,最好練到自動化,以後就不必再為此而煩心。做法是每晚睡覺前能在腦海中練習五次以上再入睡;後來得知同學們的練習次數其實遠多於此。〕班長喊起立後,介入動作練習並熟悉到一定程度後,接著加入班長喊「敬禮」後,老師如何接掌權力的動作〔為什麼要接掌權力,如何透過刺激物的排除,及對學生生理舒適的重視,傳達你對學習的關心及對學生的關懷〕(細節見微型教學章),一直到請學生坐下,以便接下去銜接「揭示主題及目標」的動作。到這兒「上課儀式」整個完成。

接著當然是從鐘聲響開始,一直到請學生坐下為止,整個動作的串連和熟悉了。一名學生演示完,再來是討論,發表,筆者總結,閉上眼睛,腦海過一遍,換人。下課前,再閉上眼睛,腦海過一遍誇獎的;再閉上眼睛,腦海過一遍重來的;然後兩人一組整個演練兩遍,再叮嚀回家練習,睡覺前最好過個五遍左右。整個上課儀式,實際上不到十秒鐘就完成了,然而,我們最少練習了整整八節課的時間,直到每位同學都上過台,並且做到純熟自然,且獲得筆者認可為止。而同學們的練習幾乎是不間斷的,期末分享時,他們提及自己在學期初前幾週是如何利用各種機會不斷的練習,令人印象極為深刻。

為什麼他們願意這樣一再的練習呢,因為他們知道該動作的重要性。此種狀況在第一次試教過後,學生更加信服,並且也陸續加入筆者規定的流程中所無,但他們認為重要的動作,例如獎懲機制似乎中低年級都需要,因此在揭示主題和目標後,他們會自己加上獎懲機制;又例如上課期間「引起學生注意」的動作,那與剛上課時「引起注意」所用的上課儀式不一樣,學生在試教後發現需要加入此動作,因此也會在獎懲機制的說明後,接著說明上課時會以什麼方式提醒他們注意。也就是說有了一套流程供學生遵循後,他們會依自己的需要再添加必要的活動,使得整個流程更趨周延和完善。

老師主要是透過口語與學生進行互動,在口語互動時,老師教導、老師誇讚,老師指責,上課儀式中已演練過老師誇讚和指責時應有的說詞和做法。學生第一次接觸到教學實務,充滿了訝異,也充滿了驚喜,原來站上台是這樣的慎重,原來老師的說話方式與一般人比較起來是這麼的不同,要具體描述,要指引方向,不能輕率出口…。

 

肆.準備活動

再來是加上「揭示主題與目標」、「前導組體」、「引起動機」。其進行方式同前。引起注意、揭示主題與目標、前導組體、引起動機,上課之初的這四個動作是屬於準備活動階段,筆者稱之為制式動作,也就是教一節課時,不管是什麼領域,都會(也都需)用到。這四個動作都演示過後,筆者也已詳細說明這四個動作如何用在各個領域的教學之初。因該學期預訂到國小試教兩次,試教與正式教學有些地方不大一樣,例如正式教學的老師,因與學生已相處一段時間,因此沒用制式動作也沒什麼問題,但試教時師資生與學生係初次見面,此時如若沒有先介紹自己很奇怪〔換言之,這是試教時特有的,集中實習就不必要了,成為正式教師後,第一次上課時,其餘時間就不必了〕,沒有藉此老師致意也很奇怪,那如何一面介紹自己,又藉此向原任課老師致意呢?筆者請同學相互討論看看如何說法較佳,討論時口說無憑,因此要將自己所想的寫下來,如此一來,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寫下之後再來修正也較為具體,較為容易。因為學生沒有接觸過,因此其說詞都不太適用,因此最後由筆者擬訂初稿,再由學生視狀況修正。

例如實老師叫張美華好了,筆者先給予一個基本的樣式,例如在簡介自己時,做法是將姓名卡貼在黑板上,請學生唸一遍後,接著說「這是我的名字,你們可以叫我老師或美老師,很高興有機會與同學們相處一節課,我已認真做好了準備,希望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帶給各位同學豐富的收穫。」學生也都認同這樣的說詞,背熟了,也上台演示過了。可是在假試教時,筆者發現學生的動作還是有改善空間,在此情形下,說自己「認真做好了準備」反變成自己能力不高的證據,因此最後決定取消此句。於是其說法變成「這是我的名字,你們可以叫我老師或美老師,很高興有機會與同學們共同學習,希望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帶給各位同學豐富的收穫。」如此說法表示雖然已經努力做好準備,但還有改善空間,因此需要現場老師的指導。

到此為止,準備活動已經完成,學生最少在上台後,有幾個動作可以依循,不會臨時慌亂,不知所措。也可藉此嘗試進行教學了。

 

伍.準備活動與實際教學的比對

準備活動的練習告一段落後,再來是就著教學影帶,深入探討教學實況。因為制式動作已經練得很熟了,因此首先觀察的就是老師們制式動作的部份,從上課儀式一直進行到引起動機。教學影帶的放映是由筆者來操控的,剛開始時關注的是一個活動,例如上課儀式,然後停下來,討論、評述,置換-用我們的上課儀式來取代影帶中的此一動作。接著是觀察數個老師的同一動作〔尤其是上課儀式的動作],再討論、評述,接著置換看看。

再來是同一老師的制式動作-從上課儀式一直播映到引起動機,討論,評述,置換;接著連續觀察數個老師的制式動作。期間,學生需描述觀察到了什麼,怎麼做的,教學者有沒有把我們練習過的制式動作做出來;如果沒有的話,加上制式動作是不是更好?為什麼更好?然後請學生分組以替代學習的方式來演練,也就是我們以練習過的制式動作來替代錄影帶中老師的此部分動作,使學生真正了解原來之前練習過的制式動作,確實是可以用在教學上的。接著挑選學生上台演示,再與錄影帶做比較。學生一致認為加上制式動作[有些老師缺乏制式動作中的某些動作,例如沒有揭示主題與目標,或者沒有前導組體;有些老師則是上課儀式做得不夠確實〕,或做出制式動作,要比原師的做法更好,更完整。如此做法的結果是學生真正了解原來教學就是這樣,原來我們做的就是教學者應該會的,原來我們一出手就可以做得比現職老師還好了。信心大增。

如此做的另一個附帶功能是學生習得觀察的方法,知道教學是可以拆分成一個又一個的活動,然後將活動以筆者規定的方式描述下來,並且與教學影帶進行比對,以確定所描述的內容是別人也能看得懂的。但因時間有限,因此筆者也僅能要求他們到這樣的程度,至於計畫、教學、紀錄間的關係,以及如此撰述的用意,則要到參觀實小的教學觀摩後再來說明。

接著是為參觀實小提供的教學觀摩做準備,總共兩節,數學和自然各一節,原先的想法是以實小提供的教學計畫做為根據,來進行推敲,並做為轉化的練習。推敲的意思是針對著教學計畫中所描述的教學活動,先看看我們是否看得懂[看不懂就無法推敲了,可是實小老師提供的教學計畫,大半的情形是模模糊糊的,似清楚卻又無法確定的],然後推敲一下他可能會如何教學,接著再觀察真正的教學,以便與我們的推敲做比對,藉以說明教學計畫的功用和寫法。可惜一名老師的計畫我們看不懂,無從推敲;另一名太認真了,直到教學現場才分發,因此原先預計的這個計畫與教學比對的活動就此作罷。

 

陸.實小教學觀摩

參觀之前,筆者已針對數學科的教學流程和自然科的教學流程,進行過詳盡的說明和練習。因此,學生是在有了一套教學模式的情況下進行參觀的。參觀時,學生分四組,每人分別描述一節,描述的方法有二,其一是錄音逐字稿,另一是敘事方式的厚實描述。事實上,經過上述訓練後,學生的第一次參觀,其表現就與別班判然有別。每個人都聚精會神的觀察老師的動作,以及學生的反應,因為他們正在進行「替代」學習。

參觀過後,在檢討時,筆者將其中一名老師的教學計畫,與實際教學影帶做比對,讓學生了解原來教學計畫是教學前設想要做什麼以及怎麼做的書面資料,教學時應根據事先構思的計畫;計畫跟教學雖有前後,然而主要的核心都是教學活動,因此先練習觀看教學影帶,然後試著將教學活動,轉化成教學前與己或與人溝通的教學計畫,那要怎麼寫才能讓人家看得懂,又能如實呈現出所看到的教學時的言行呢?藉此了解到計畫的寫法和作用。接著再反過來,觀看教學計畫,是否能讓人清楚推敲出實際教學時所欲展現的教學行為呢?換句話說,觀看教學計畫中的教學活動,應讓人能清楚推敲出實際的教學活動;實際的教學活動轉化成教學計畫時應該是讓人看得懂,也能推敲得出他的意圖的,兩者互換起來應該是完全一致的,於是教學計畫與實際教學的相互關係一清二楚。

最後是觀看影帶後,將之描述下來,然後請旁人來閱讀:是否能透過觀察紀錄回推教學時的實際狀況。因為影帶是大家共同觀看的,因此鄰座即能相互協助,看看同學所做的紀錄,與所觀看的影帶內容是否相吻合?是否能由紀錄回推出所觀看的教學影帶中的教學行為。如此一來即能清楚了解參觀紀錄與實際教學間的關係,參觀紀錄所描述的是實際教學的行為;實際教學時的行為,描述起來應該是讓人看得懂,且能回推出教學當時狀況的。

 

柒.教學前、中、後的三合一

最後,將教學計畫、教學行為、觀察紀錄整合起來,因為三者指謂的都是實際的教學行為。於是教學前的計畫、教學時的言行、教學後的紀錄因此是可以彙合起來的,它們都是以教學活動為核心的;教學前的計畫,其內容主要在呈現教學時準備做什麼,準備怎麼做;教學時的言行,其內容主要在呈現教學時正在做什麼,正在怎麼做;教學後的紀錄,其內容主要在呈現教學時已經做什麼,已經怎麼做。計畫和紀錄都是用文字來描述教學時的行為,二者應該極為一致或類似,甚至可以相互調換的,紀錄一轉即成為計畫,換言之,將觀察別人教學的紀錄換個呈現方式,即可成為自己的教學計畫,別人的心血直接成為自己計畫的參考或依據,甚至可透過觀察紀錄去了解別人如此規畫、如此教學的可能原因,減少自己摸索和嘗試的時間和精力,加速成長。

一.教學行為的描述

然而在進行此種轉換的過程當中,還有一個節點必須克服,那就是教學行為到底要如何描述的問題。教學行為的描述時機有二,其一是教學前的計畫,另一則是教學後的紀錄,那要如何描述才能讓人家清楚瞭解設計者的意圖-教學計畫-,或者觀察者的見聞呢-參觀紀錄-呢?解決其中的一項,另一項就相對容易了。

筆者先請學生試著討論並發表如何描述的課題,再用教學影帶來做比對。在此首先要做的是教學行為的拆解,也就是將看起來快速又複雜的教學,拆解成別人能夠理解又有意義的單位。不會拆解,教學永遠無法透明清晰,也永遠無法突破精進,即令進步也因不了解而有其侷限。反之,能夠拆解,懂得拆解方法後,教學即成為可以討論,可以分享的東西,突破精進也因而成為可能,甚至就是現實了。

剛開始,即令只是觀察教學影帶中很短的小片段,要具體明確的加以描述,大概都不容易,原因就出在不知道教學的組成單位,讓學生試過幾遍後,再加以提示,學生霍然貫通,教學的拆解問題迎刃而解,拆解教學的功力因而突飛猛進。

教學其實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活動串組而成的,例如開頭之初的準備活動,又可分成四個制式動作,那要如何將這些活動表示出來呢?學生會拆解之後,筆者又提出此一問題,並請他們試著討論發表,最後共同認可的寫法是:每個教學活動,一定有一個名稱(告訴人家要做的是什麼活動),再來是實際的具體做法(告訴人家該活動是怎麼做的?什麼人將什麼東西以什麼方式呈現給另些人,希望達成什麼成果,結果如何)。例如數學的佈題,一定是有一個名稱:佈題,然後在這個名稱的下面,描述計畫者準備如何進行佈題。「佈題」這名稱是告訴人家要做或做了什麼活動,怎麼做是告訴人家如何進行這個活動。也就是說在描述教學行為時一定要有這兩個部份,1.做什麼-活動名稱;2.怎麼做-什麼人將什麼東西以什麼方式呈現給另些人,希望達成什麼成果,結果如何;接著才能進一步談到做得好不好,如何改善了〔這部分屬於教師專業成長的部分,此時還不必探討〕。計畫的寫法以這兩個部分-做什麼、怎麼做-為主;紀錄的寫法也以這兩個部分-做什麼、怎麼做-為主。練習一段時間後,學生所描述的大抵都沒有什麼問題了。也就是別人看得懂,而且與教學極為吻合了。反而是別人寫的我們都看不太懂,而且未必與教學相吻合。

二.教學計畫的撰寫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紀錄還好,因為觀察的是別人的行為,所以在描述做什麼、怎麼做時有個具體的對象,只需儘量具體明確的將所見所聞描述下來即可。可是在自己擬訂計畫時,因係新手,因此很可能自己沒做過,此時如果光憑想像說要教什麼,要怎麼教,這個想像和真正做出來的教學行為中間可能會有落差,而且落差還可能很大。因此筆者要求學生寫之前最好先自己試做看看,如此一來,在描述時將會更清楚更具體。

例如國語的概覽課文好了,如果在活動名稱部分只寫「概覽課文」,怎麼做部分只寫請學生分組朗讀,別人很難推估你會怎麼做法,因此在描述前最好自己先試做且實做看看,然後再詳細描述,一方面可以確定整個的流程,增加信心,一方面也可做為與人討論的依據。那要如何描述呢?「概覽課文」部分因為只是活動名稱,因此沒有問題,但在怎麼做的部分可能的較為具體的寫法是:

1.請學生拿出課本翻開87頁,每組小聲朗讀一段,第一組第一段依此類推;

2.讀時請手指該字,讀到那裡指到那裡,聽的同學亦然;

3.讀完後將課本合起來放到書桌右上角;

4.老師用幾個題目來問同學,以了解同學們的理解情形。

如此一來,該活動的進行方式清清楚楚,不再含糊籠統的像天書一樣,自己不很清楚要怎麼做,閱讀者也只能胡亂猜測計畫者的可能意圖了。如此訓練的結果呢?結果學生第一次上台時所寫的計畫都是清清楚的,與實際教學比對起來也極為吻合-。有待加強的只剩實務經驗而已。

到這兒,學生已經知道解讀教學時,要把教學拆解成一個一個的活動,一節課的教學就是一個活動接著下個活動,再接著下個活動…,教學,事實上是由許多活動串組起來的,而教學前的計畫、教學時的言行、教學後的紀錄指謂的都是這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活動的描述內容主要有二,其一是什麼活動-屬活動名稱部分;其二是怎麼做-什麼人用什麼方法將什麼內容教導給什麼人以達成什麼目標,結果如何。描述教學計畫的教學活動時,在確定做什麼的活動名稱後,怎麼做的部分一定要實做看看,然後依照做的順序詳細描述下來;計畫和紀錄是可以相互對調的。

 

捌.假試教

再來就可以進行假試教了,假試教的意思是以自己的同學做為教學的假想對象。學生依照指導老師的不同分成兩組,分別攝錄,每人十分鐘,以便為第一次試教做準備。因為第一次試教接洽的學校就是實小,研究處主任特別詢問有誰願意提供機會給我們〔前已提過:師資多元化後,班級太多,大家爭著到國小去實習,因此連實小都不勝其煩,到最後,要去實小試教一樣得看老師們的意願。〕在研究處主任不辭辛勞的協助下,總算找到十二個班級,特地安排數學或國語兩科讓我們練習,因此假試教的科目就是真正試教的科目,筆者的要求是教學計畫需擬訂全節,但在假試教時,則擷取其中的一部分來進行教學演示和練習。因為學生都沒有上過台,因此對此人生第一役的準備,幾乎都是全力以赴,依據學生的說法:「我們也不希望第一次上台就遭受挫折和打擊,也希望能給學校和班級帶來稱譽,給學弟妹未來的接洽帶來方便。」

筆者設定的教學範圍是,國語科,制式動作後指導學生概覽課文,之後,貼一問題條問學生,並試教一個生字;然後是綜合活動。其時間安排是前面的制式動作約三分鐘,後面的綜合活動約兩分鐘;因此實際教學設定為五分鐘,常人每分鐘說話速度約三百字,假試教時每個活動要說什麼,要怎麼說,請學生自己練習。假試教時,有鐘聲、班長、計時員,九分鐘計員時手勢通知,十分鐘按鈴下台。

數學科的教學流程則是制式動作,加佈題,解釋,出題練習,行間巡視,學生發表,核對答案,綜合活動。

假試教前,筆者要求先上傳教學計畫,然後守在電腦前,一個一個批閱,一個一個表示意見,學生上傳不到十分鐘,筆者批閱的結果已經上傳,學生事後表示,他們上傳計畫後都很緊張,筆者寫一個可以,當事者就樂得像什麼似的,接著到來的壓力是如何將其中的活動化為實際的教學,一遍又一遍的演練,一次又一次的討論…;筆者批註的如係請稍做修正後再傳,就急得像什麼,就懊惱得像什麼,問人,討論,趕快修改,接著再上傳,傳後不到十分鐘,筆者的意見又來了…

 

玖.正式試教

假試教前,學生都表示壓力奇大,他們都睡不好…,假試教後的隔週,進行討論,先放影帶,學生先說明或檢討自己的教學,再由同組同學予以回饋,最後是老師講評。到此為止,學生的制式動作,已相當熟練,說話、動作也都初具老師的架勢了。筆者的說詞,寧願在上台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在上台後懊惱後悔,學生大多深以為然,因此…

等到正式試教前的參觀以及接洽進度時,學生都已做好準備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必須實際做出教學的動作來,並且達到一定的水準,因此不懂的,或者不清楚的,都會再三詢問任課教師,甚至演示給任課老師看,再請教老師是不是這樣〔筆者要求的是在計畫中,要精準的描述那個動作,而不是含糊不清的帶過,因為在教學時,必須非常精確的做出那個動作〕,然後再據以修改原先假試教時的教學計畫。學生再將修改後的教學計畫上傳到筆者開的資料夾中,筆者同樣隨時批閱…,期末分享時數名學生提到此事,表示他們當時壓力奇大,因為沒想到筆者真的就直接掛在網上等他們。一直到筆者在計畫上批示可以照著計畫進行教學準備,並預祝成功時,他們才覺得鬆了一口氣,並且想哭,想與人分享內心的激動。

試教當天,筆者到各班向任課老師致意並致謝時,幾乎每位老師都提及筆者的學生很認真,問了好多次,而且問得很詳盡等等。[當然言下之意,也有打擾太多的些許不滿在。

  經過如此訓練後,雖然是第一次上台,但教出來的情況已可預估。也是實小回應教得比大四學長姐來得有模有樣的主因吧。與大四學長姐比較起來,主要的差別在那裡呢?我們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流程可以依循,可以比對,以求精進。我們知道如何解讀教學,我們知道如何撰寫別人也能看得懂的教學計畫和參觀紀錄,我們的教學計畫與實際教學極為吻合,別人或許是亂無章法,但我們剛好相反,我們是基本功極為紮實,章法嚴謹,訓練有素的隊伍。

 

參考書目

謝文全(民82)。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8)。台北市:文景書局。

Calderhead, J.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structures in learning to teach. In J. Calderhead (E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pp.51-64). London Falmer.

Carter, K., &  Doyle, W. (1987).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s and comprehension processes. In J. Calderhead (Ed.), Exploring teachers’ thinking (pp. 147-160). London: Cassell.

Clift, R. T., Houston, W. R., & Pugach, M .C. (Eds.). (1990). Encouraging reflective practice in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5).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the modes of knowing: Relevanc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E. Eisner (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ways of knowing (84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t., pp. 174-198).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enstermacher, G. D., & Richardson, V. (1993). The elici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arguments in teach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5, 101-114.

Leinhardt, G. (1988). Situated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in teaching. In J. Calderhead (E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pp. 146-168). London: Falmer.

Leinhardt, G., & Greeno, J. G. (1986). The cognitive skill of teach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8, 75-95.

Leinhardt,G., Putnam, R., Stein, M., & Baxter, J. (1991). Where subject knowledge matters. In J. Brophy. (Ed.), Advances in research teaching (Vol. 2, pp.87-113). Greenwich, CT: JAI Press.

Schon, D. A. (1982).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New York: Basic Books.

Schon, D. A. (Ed.). (1991). The reflective turn: Cases study in and on educational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教學專業成長坊 的頭像
    教學專業成長坊

    c410606的部落格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