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溫老師教學試評9(找證據)

  接著請學生找證據…。「小的救大的,那裡啊?那裡有小的救大的?」10.43生舉手,老師續講:「這一篇的證據,等一下我們再找老鼠救獅子的證據,先找這一篇的證據,誰來幫我?」師點了一名學生,提醒「要說大家好,我是證據小老師。」前面有學生站了起來,底下也出現了雜音,師提醒證據小老師不只是講,也要看誰是最棒的就請他上來,不起來講的就指定他…。第一個證據,師提示,小的大的,生說…你小的,真的沒有用吔,生要往下講,師制止說等一下,那我們就在這邊找證據就好了。「大的笑小的,那裡有大的笑小的?趕快找找看…,」(老師寫的第一個是大,小,換句話說第一個應該是找大和小,大的笑小的是第二點,現在第二點先找,好像有點奇怪。這兒的動作也應該是先讓學生找課文內容,然後再舉手,否則的話會變成老師和最強的那個學生的互動,因為那個學生會最快舉手,其他同學就不用說了。可,這兒又可看出老師的不俗來,你要低年級小朋友把故事內容歸納起來,已經不容易了,歸納完了之後,又進一步要求他們找出證據來,喔,太令人訝嘆佩服了,太強了,學生經此訓練,他們將會擁有什麼樣的能力啊?哇,…)[老師不是看著上台的小朋友,而是底下的學生,下面有學生喊道,「你真小…」,師把上台小朋友的小棍棒拿走,並說你們講我來幫你們圈](我說老師有點隨興,從這兒你也可以看出來,他叫學生上台,然後呢?學生幾乎沒開口,她就又把學生的小棍棒拿走,並且要幫學生把內容證據圈起來,她不是事先想好要做什麼,然後再進行,而是想到什麼就臨時的加入什麼。)師說「你真小,在那裡?」底下兩三個小朋友喊道那裡,那裡。上台的小朋友手揮動著…,老師在螢幕上點選色筆,然後將"你真小"幾個字圈了起來,問說「這個是什麼?證據第一個」;在圈的內容的下面用紅筆圈上1,並寫了個"笑"字。12.19師又說「小老師你繼續,我只是一個記錄。我幫你們把重點記下來。」生要繼續,師…問誰講得很棒…(此處有點亂,不知如何記錄,因為有好幾個聲音,不知要記誰的)…12.51…上台的小朋友剛要講,老師又打斷她,說要找第一個是笑,那第二個呢?生提到:「小的跟大的說我的年紀怎麼樣?和地球一樣大。」底下聲音說小的要表現出來,老師重述小的要表現出來(你叫學生上台,然後呢?誰都可以講,然後呢,你又以底下的學生為主,那你叫學生上台要做什麼?我之所以說該師教學有點隨興,意即在此。)底下生說在第四排,師數到第四排,生搶答師亦接著說,師想了一下,然後將"我的年紀和地球一樣大"圈起來,在旁邊用彩筆寫上不服輸[字寫得不很順利,底下學生三三兩兩的在發言],師寫了不服輸後,打斷底下生問說誰不服輸,底下答小羊,師解釋這表示你笑我,底下生又搶話…師又搶回話,我不服氣。那接下來呢?…我要找新的老師了,剛才她當老師當得怎麼樣?…還有誰要來當小老師?問一名學生該生不願,另找了一個小朋友,要學生給他拍手,加油打氣。14.12師問:「你知道接下來要找什麼證據嗎?」指導該生要說小朋友大家好,我第一次當老師,請多多支持。該生沒理她轉身就要找證據,老師提醒他還沒說老師剛要他說的詞兒,生開口說大家好,我第一次當老師,停了一下,底下小朋友幫著說請大家幫我加油打氣,他照說了。此時老師要大家給他愛的親親,表演如何動作並要學生跟著做,老師將手放在嘴前親親後,將之揮向該生的動作嘴裡並發出嗯嗯聲,以表示給該生加油。(請問為什麼突然出現這個愛的親親?它的作用是什麼?它的用意何在?如果是要讓學生藉此休息一下,為等下再集中注意做準備,那麼老師應該是請學生站起來,慎重其事的讓大家動一動,否則你自己動,學生有休息到嗎?我在職時,經常有機會看低年級老師上課-尤其是師院特別重視注音符號教學-可是也經常看到低年級老師為了顯示自己的認真,因此即令學生已無法集中注意了,還勉強上下去,結果反而未能讓準老師們習得要注意學生注意幅度的重要性,溫老師此處的作為與生當時所見略同,有點可惜)然後要該生開始,並問接下來我們要找的證據是什麼?上台的小朋友看著螢幕上的內容,底下的小朋友搶答說小的幫助大的…師問那裡有小的幫助大的,那件事情是小的幫助大的?[底下一直有聲音]生剛要回答,師又問為什麼需要幫助?底下小朋友又搶著回答,老師又點了一名學生上台協助回答。老師假著腔調:我做得好好的,幹嗎要你幫助?回復正常腔調,什麼時候需要幫助?…學生還沒回答,老師一直在引導,並提到一定要大的發生什麼?生:大的發生危險。[現在台前有兩名小朋友]師:大的發生危險,小的幫助他之前,這裡有個條件,…師:大的要做什麼?底下數生搶答,師大的要遇見問題,…底下紛紛發言,…師:大的碰到問題,然後誰來解決?生:小的。師大的有問題,大的是小羊,小羊那裡有問題?二生欲答,師指定一人要他用彩筆畫出來,…生把課本中的獵人圖像圈了起來,畫個箭頭指向小羊圖像,並把小羊圖像也圈起來。師說對,又問文章中用什麼文字來呈現?17.06二生欲答,師要他們唸出來,生唸獵人想捉小羊的句子,老師把彩色筆拿走並要他們續唸,二生支支吾吾的唸完該段。師將該段整個圈起來,畫條方向線指向獵人圖像,表示生所畫的意思是這樣,然後要二生回座,說二生聯手合作表現很很棒。18.00要學生全部起立,手插腰,腳踩愛的鼓勵,然後扭屁股,嘴裡唸著預備備備備…我都準備好了,開始,師與生一起腳生踩愛的鼓勵,接著扭屁股做愛的鼓勵,然後要學生坐下。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老師教學試評8(比較與歸納)

  [容我先鼓掌讚許溫老師學生的表現,並舉手向溫老師致敬,一年級小朋友竟然能展現出布魯姆認知層次中的高階認知行為,太不可思議了,溫老師,佩服,佩服,你的信念和做法太讚了!太強了!)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老師教學試評7(領讀與跟唸)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老師教學試評6(準備活動的檢討)

    我們在前面已經試著把溫老師的前兩個活動定名為:"整理麥克風與上課儀式",以及"指導學生與揭示主題"。從所訂的名稱中大概可看出溫老師會把活動混雜在一起。在這兒我們不準備再詳述活動混雜的問題(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參考一下試評4,我想問的是為什麼老師-特別讓人不解的是資深且優良的老師-會似乎無意識的把活動混雜在一起?我不知道老師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的主因是:我所觀看的網路上的教學影片大部份都出現類似的狀況或問題。)我相信沒有把它點出來的話,同樣的老師在進行教學時仍會出現;而觀看教學的老師同樣不會去注意到這個問題,遑論加以改善了。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老師教學試評(5)(指導學生與揭示主題)

活動描述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老師教學試評(5-1)(揭示主題的解讀與建議)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老師教學試評(3-2)(指導學生與揭示主題)

活動描述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老師教學試評(3-1)(上課儀式的評述和建議)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oIO05EnCx4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老師教學試評(4)(解讀前再強調"活動"的重要)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老師教學試評(3)(準備活動1之整埋麥克風及上課儀式)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美玉教學試評(2)(教學影片)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美玉教學試評(1)(試評前的說明)

  在一分鐘看懂教學的系列說明中,我們得到了三個結論 :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分鐘看懂教學(12)(總結)

  我們大概已經把教學是怎麼回事,透過這樣的方式說明清楚了,我們把它歸納一下: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分鐘看懂教學(11-5)(計畫=教學=紀錄)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教學計畫,教學,參觀記錄講的是同一個東西,也就是以活動為單位的教學系列。計畫時你以活動為單位,將每個活動的名稱寫下來,然後詳述你要如何進行?教學時你根據計畫的活動,一個又一個的付諸實行;記錄時,你仍然是以活動為單位,記下活動名稱,然後詳述進行方式。這三者根本是同樣的東西嗎?只是前後不同而已,教學是核心,教學前的計畫是構思如何以活動為單位進行教學;教學後的記錄則是描述教學者執行了那些活動以及如何執行。如果是用言語來表達的話,應該也是類似的方式,只是名稱為說課,講課,和評課而已。可以將此教學前中後的動作定名為計畫,執行,考核(引用行政三聯制的用詞)。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分鐘看懂教學(11-4)(觀察紀錄怎麼寫)

  網路上有許多的教學影片,提供者功力都不低,而且有熱忱,那為什麼似乎對教學的成長或進步幫助不大,原因與教師的孤立文化以及教師看不懂教學有關。我們已經試圖解決了老師看不懂教學的問題,(老師願意加入教學相關群組,表示他已經試圖走出來,與人互通有無了,無形中也打破所謂的孤立文化了)但即令老師看得懂教學,你還是必須將之描述下來以便討論交流和切磋,那要如何將之描述下來呢?事實上,我在師院時也曾經試圖了解同行到底是如何要求學生的參觀記錄的,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未做此要求,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學生就像看戲一樣,看完教學就算完了,頂多大家說一下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有位最認真的同仁則是要求學生寫逐字稿,將師生的對話都轉譯成文字,此舉費時長費力多,但看不出有什麼用途。我要求的參觀記錄與計畫相類似,以活動為單位,給予活動名稱,接著具體且詳確的描述該活動是如何進行的-什麼人用什麼方式什麼工具以什麼樣互動方式欲完成什麼樣的目的?活動開始時把時間記下來;活動結束時也把時間記下來。然後再來探討深究該活動的良劣優缺。結果呢?記錄完,探討完,大概就可以教得比原老師還要好了-因為優點會加強或擴張;缺失會調整或修正。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分鐘看懂教學(11-3)(教學計畫=教學)

  我不很清楚老師們是否了解教案與教學幾乎完全吻合,和教案與教學關係似乎不大,這中間的巨大差異。如果教案與教學關係不大,那麼教案和教學就成了兩種不同的作業,你費了偌大心思所設計的教案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或外在的要求,設計是為了應付,寫完就完了,你不會再去細看,不會再去檢討;而實際的教學則必須另起爐灶,結果呢?教完之後,筋疲力竭之餘,你連怎麼教的可能都忘了,等到下次必須重教同樣內容時,整個流程重新再來,必須花費偌大心思去設計一個與教學關係不大的教案,然後交差了事;而實際教學則必須重新構思,以便應付…換句話說,你也許有十年的教學經驗,但只是第一年經驗的重複十次而已,實際上沒有什麼進步。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分鐘看懂教學(11-2)(教學計畫的功用)

  我的學生寫出來的教案和他們教學的符合程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教案寫完之後,還可以再三玩味,再三構思,能不能說得更精確更有趣?能不能銜接得更順暢?因為整個流程非常的清楚,所以呢?你可以在腦海中模擬整個流程,例如上課儀式,你可以看得很清楚,做出來會是怎麼樣的場景?你請學生坐下後,要如何揭示主題和目標?你甚至看到主題已經在黑板上的場景,你要如何轉身,拿著什麼指著主題請學生唸出來(請試著帶入到教甄影片中,你將可以看到類似上頭的畫面。)你可以看到自己如何進行…活動一的說明…,你已經再三演練甚至說明給伙伴聽過,並得到建議了,所以你會看到你如何評估學生是否清楚其意了…你甚至看到自己看著教室後面的時鐘,開始進行復習了…教案成了溝通的工具,可以和自己溝通,可以和別人溝通-你的伙伴看懂得並能提供你他所看到的或想到的-也是評量你有無用心的依據-例如試教班級的老師或師院教授。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分鐘看懂教學(11-1)(教學計畫中教學活動的寫法)

  除了目標外,我也發現教案中的"教學活動"的寫法很奇怪,例如你要教的是"澈"這個字,那麼你的教學活動應該要告訴我們你是怎麼教的,例如如何又何時貼出生字卡?是否唸兩遍、書空唸筆順,書空唸筆畫…可是一般的教案卻沒有這些,有的是"澈"這個字是什麼部首,幾畫,什麼意思等等…,既然是教學計畫的教學活動,你應該要做的是動態的表達該活動要如何進行,怎麼會是靜態的呈現一些你應該知道的資料呢?再例如,你要上數學的"和差問題",那麼你應該要告訴我們的是你會怎麼教這個主題?要唸題目嗎?要用什麼教具?用什麼方法?如何加強?如何評估?…怎麼會只把問題一寫,然後就算了事了呢?(你知道嗎?連教師手冊和教學指引的寫法也都是如此)這樣的教案能有什麼用處?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用記憶術記住三十六計的嘗試和心得

  看網路上介紹記憶術-如何記36計?看起來似乎很神奇,因此特別利用該法來嘗試和練習。那,要如何記呢?首先你把數字和一個你能想到的熟悉東西聯結起來,例如1你聯想到筆或樹(形狀相似),13聯想到雨傘(諧音);23聯想到喬丹(意義)等等。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分鐘看懂教學(11)(教學計畫格式的改造)

  我是最後在學生的要求下才投入教案的改造,因為學生多次提到他們不會寫教案,尤其是目標部份,教案要求要有目標,而且要有單元目標和行為目標,教改後再加上能力指標,可是能力指標看來好像都能和所有目標都扯上一點關係,所以據他們的說法:他們會從天黑開始,將單元目標和行為目標寫上去後,然後再把相關的能力指標拉過來拉過去的試試看,可是再看看好像關係沒那麼大,又把它刪去了;可是刪後又覺得好像又有關係…所以呢?直到天色發白,目標都還沒完成。我原先是有點逃避這個主題,後來逼不得已,只好真正的檢視一下我們約定成俗,習以為常的教學計畫。這才發現那真的是徒然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垃圾,不就是一節課嗎?有需要把目標搞得那麼偉大嗎?(尤其看到書上所附美國的教案,竟然發現:目標就是一句話,那我們把它搞那麼大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意?教案原本是要用來協助教師的,結果卻變成了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教學災難,為什麼?所以我後來之所以把大家都覺得無奈的目標大刀一砍,只留下我認為必要的。)我後來的要求是:只要告訴我們你要教的主要內容就好,例如你這節要上的是大意,主旨,和生字,那麼你的目標就是能:能說出該課大意,能說出該課主旨,能說出該課生字的意思,能寫出該課生字,就好了,也就是只要單元目標,而且都使用什麼出(例如說出,寫出,畫出,做出…)來表示。(教學者總不會連要上的主要部份都不知道吧)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