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分鐘看懂教學(11-2)(教學計畫的功用)

  我的學生寫出來的教案和他們教學的符合程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教案寫完之後,還可以再三玩味,再三構思,能不能說得更精確更有趣?能不能銜接得更順暢?因為整個流程非常的清楚,所以呢?你可以在腦海中模擬整個流程,例如上課儀式,你可以看得很清楚,做出來會是怎麼樣的場景?你請學生坐下後,要如何揭示主題和目標?你甚至看到主題已經在黑板上的場景,你要如何轉身,拿著什麼指著主題請學生唸出來(請試著帶入到教甄影片中,你將可以看到類似上頭的畫面。)你可以看到自己如何進行…活動一的說明…,你已經再三演練甚至說明給伙伴聽過,並得到建議了,所以你會看到你如何評估學生是否清楚其意了…你甚至看到自己看著教室後面的時鐘,開始進行復習了…教案成了溝通的工具,可以和自己溝通,可以和別人溝通-你的伙伴看懂得並能提供你他所看到的或想到的-也是評量你有無用心的依據-例如試教班級的老師或師院教授。

  我把教案寫法修改好之後,我的學生都不再有怨言,而且心甘情願的去設計教案,即使你不要他們寫他們也會去寫(雖然不是詳案,但原流程都會列出,只是底下的說明沒有那麼詳盡而已),因為可以事先把教學的整個過程順一遍,讓自己上台更有信心更有把握。那它的實用性如何呢?曾經有國小教師間接打聽到我曾看過印度數學,因此託人請我去他們班上分享一下,我用半個小時就設計好了三節課的教學計畫(因為準備活動和綜合活動不必設計,你要想的只有如何引起動機,以及如何進行發展活動的教學而已,而發展活動的教學你將如何進行想清楚後,只要將說明再精緻一下就沒問題了。)教的過程與計畫幾乎完全吻合,成效也與設計預期相類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教學專業成長坊 的頭像
    教學專業成長坊

    c410606的部落格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