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0)
- Sep 11 Mon 2017 07:43
教學計畫表
- Apr 14 Fri 2017 09:00
如果我來教"記承天寺夜遊"
- Apr 13 Thu 2017 10:20
從大陸教案檢視其教學
- Apr 12 Wed 2017 14:51
再論教學計畫的寫法-以承天寺夜遊為例
- Apr 10 Mon 2017 11:55
重教"記承天寺夜遊"的計畫
- Mar 31 Fri 2017 09:19
可以向maps影片學什麼?
- Mar 13 Mon 2017 13:47
記承天夜遊影片教學描述
- Mar 01 Wed 2017 15:27
鄔瑞香教學流程的分析
- Dec 15 Thu 2016 15:27
快樂的杉樹林之整體省思
- Dec 06 Tue 2016 11:51
快樂的杉樹林解讀之四
該班學生的程度真是令人驚艷,且讓我舉幾個例子來看看:
例如:秋风扫过,那火焰般的红叶飘落在地上,像红色的地毯,美丽极了。[這句話也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飄落在地上的紅叶比做紅色的地毯,我們走在這樣的地毯上,腳下是紅的,眼前的葉子也是紅的(這是學生推想的情景),這景象多美啊];
- Dec 03 Sat 2016 15:36
快樂的杉樹林之三
16.47點另組,,生「我們喜歡秋天的杉樹林,…」一阵阵凉风吹来,赶走了炎热的夏天,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杉树林也更新换貌了。[一生念到這兒之後,說我可以把"更新換貌"換個詞語,就是渙然一新,重念上文並將更新換貌改成"渙然一新"]杉树的叶子开始由绿色变成了半黄半绿的颜色;过不多久,叶子全变成红色。[你瞧杉樹的葉子也隨著季節的變化,開始由翠綠的顏色變成了半黃半綠,又在短暫的時間裡,葉子又全部變成了紅色。]師說:「對啊,葉子變成了紅色,好。」红得那样鲜艳,火红火红的,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杉樹林的葉子紅得那樣的鮮艳,它像火一樣紅,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燃燒的火焰,這句話表現出了作者認為這樣的描寫-亦即只描述其火紅的狀況-還不夠生動,於是便用了比喻句,他把杉樹林的葉子比喻成一团团的火焰,讓我知道那時候杉樹林的葉子是非常的亮眼的](學生這兒的解說真的是令人不知如何形容才好,老師來解說大概也只能如此吧?)師強調:18.45…「他先寫的時候說這葉子變成了什麼?」生答「紅色」;師「後來他用了一個詞,紅得那樣-」生答「鮮艳」;「鮮艳,作者認為夠不夠啊?」生答「不夠」;「又用了那個詞兒」生答火紅火紅的;「還不夠,他用了什麼說法?」生答「比喻」;師「遠遠看去,好像一团团-」生:燃燒的火焰]「這樣的描寫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生:感覺。(老師這兒的強調手法,也令人欣賞,值得仿傚;師生間的配合如此順暢,這也是我懷疑該師帶此班已有一段時日的主因。)19.18「寫得太好了,好,你們小組繼續下去。」秋风扫过,那火焰般的红叶飘落在地上,像红色的地毯,美丽极了。[這句話也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飄落在地上的紅叶比做紅色的地毯,我們走在這樣的地毯上,腳下是紅的,眼前的葉子也是紅的(這是學生推想的情景),這景象多美啊]師「嗯,美麗極了」夕阳和晚霞增添了它的红,雨后的水塘更映出了它的红。[夕阳和晚霞增添了杉樹林它的紅,雨后的水塘更加映出了杉樹林的紅,杉樹林裡面是一片的火紅]師:「杉樹林是一片的火紅,所以說秋天是:…生:杉樹林最美麗的時候。師:「現在你們想怎麼讀」生:請女生跟我們一起讀一下(學生解說之後的再次朗讀似乎也有變化,有的組是齊讀,有的是老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在這兒是女生讀…老師連此點都注意到,足見其用心)20.17[女生全部站了起來]師:「同學們看,這就是秋天的杉樹林」[螢幕出現圖片](老師的備課一定非常紮實,也就是說他的計畫跟教學配合得非常好,因此能夠精準的知道要準備什麼圖片?何時用?如何用等等。但這兒出現圖片,就這樣看一下似乎有些不足,應該配合課文內容試著描述一下,以增強效果。)師:「預備,起」[該組及女生抑揚頓挫的齊讀著上面的課文…21.16]秋天是杉树林最美丽的时候。我们时常迎着夕阳在这条用红叶铺的路上来回走动,脚下软绵绵的,舒服极了。師…:「秋天的杉樹林,紅葉」[背著學生在黑板"秋"及"景色"欄之間寫上"紅葉似火",生靜坐看著]21.53「好,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點一生:「夕陽和晚霞…雨後的水塘更映出了火紅火紅的一片,秋天的杉樹林真是美麗极了。」再點一生「秋风扫过,那火焰般的红叶飘落在地上,像红色的地毯,美丽极了。作者把落葉比喻成了地毯,也就是說樹上葉子是紅色的,地面也是紅色的(課文沒有,是學生根據上面同學的說詞的應用),美麗极了」師:「所以…我们时常迎着夕阳在这条用红叶铺的路上」生:「来回走动」…遐想…「在這裡走動會讓人心曠-」「神移」[老師在黑板上活動和秋的欄位上寫上散步]
(個人看法:整個活動的進行順暢有效又有條理,做法是:挑一組,該組全體站起來,組長先說喜歡什麼時候的杉樹林,然後將此段的課文內容讀一遍後,某組員重唸自己負責的部份,然後將生難字詞及感受想法整合在一起解說兼賞析該部份;如有必要,老師會透過提示和提問加以強調,換另外一員…老師放映該季節的杉樹林的圖片,老師將學生所說及內容有的景色和活動寫在原先黑板上的結構欄中;老師問有無補充,有的話請人補充解說及賞析。該組決定如何將該段再唸一遍以加深印象。學生的解說,學生的想像等都令人激賞。
- Dec 02 Fri 2016 21:40
快樂的杉樹林之二
快樂的杉樹林之二
3.09-[課堂後面是觀課老師,有的甚至跑到黑板前在拍或攝錄教學狀況](學生全神貫注的在輕聲的讀課文。)4.41師點一生(默讀課文並沒有一個結束的動作,老師是直接說"好",然後就點了一名學生了),該生說:「課文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寫的。」老師嗯了一聲,面對著黑板,說:「這篇課文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寫的」(師在黑板上課文標題的左方由上而下寫出總、分、總三個字,寫時背對著學生,電池掛在由背後的領子上。)寫完後師邊轉身邊問:「總起是那一節?」生:「總起是第一節;分數是從第二節一直到第五節;另一個總(師提醒是總結),總結是第六節。」5.20師:「很好,這就是總起,讀一讀,預備-起」(師按鍵,並請學生一齊讀出螢幕上出現的總起;「接下來讀讀總結,預備起」學生接著再讀出螢幕上接著出現的總結。老師提示課文的開頭和結尾做到了首尾-呼應(生答);師問:「你還知道課文怎麼寫的?」點一生:「我還知道課文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順序來寫的。」;師「那個部分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順序寫的?」生答二到五節。老師在分的右邊由上而下寫上春夏秋冬四字…(因為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寫,時間較長了些,因此老師寫時要學生把那個字一起說出來)師:「分數的部分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寫的,還有呢?…四節的寫法相同,先寫景色,再寫作者和伙伴是怎麼玩耍的。師稱讚該生讀得真仔細。師邊強調春夏秋冬都是先描寫美麗的景色,(老師踏上一個椅子,在春夏秋冬的右上方寫上"景色"兩字),再描寫孩子們活動的情景,(老師將椅子換個地方,再踏上去並寫下"活動"兩字。)「四小節寫法是相同的。」07.31
- Nov 24 Thu 2016 14:08
鄭桂華教學的感觸
鄭桂華教學的感觸
教學演示最怕的是師生雙方不熟悉,鄭教授一開頭就能利用上課前的幾分鐘與學生自然且親切的互動,無形中建立了彼此的關係和默契,其人格特質,及對與學生關係的態度都從中透露出一些端倪。而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彼此間的凝聚力,學習時的專注和認真,最後描述的生活細節:"躺在地板上看著天空發呆;…合作社,中午,很多隻手抓拿東西(生笑);看見貓咪;…晚上的校園有魔法森林的感覺,陰森中帶點溫馨(生大笑)。…師沒聽清楚,後追問三千公尺十五圈一次跑,生齊答"對",師說我知道為什麼北一女是北一女了"在在令人激賞。最有意思的隱身在後面的導師了,班級佈置清爽靜雅,學生貼心的簡體字名牌,最後的致謝詞和小禮物等,老師沒出面,但學生的表現卻在在透露著他對學生無形當中的正向的巨大的影響。一節課見到"三美",端的是難得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