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五快樂的杉樹林

 

影片名稱:20130911上海新黃埔實驗學校五年級語文課快樂的杉樹林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wxoCRDUhM

 

    班級前面是一個大黑板,黑板前有一面積約占一半的大螢幕。老師身穿無袖洋裝,領口上別一麥克風,站於教室前面全神關注學生動態。影片開始時一生站在前面領導背詩(該生先唸出詩名,全班即複誦詩名,並背誦出該詩;一詩完,再念另詩名…,)學生的書籍均置放於書桌的側前邊,雙手交疊置於桌上。黑板前方約一米半處有一辦公桌,桌上置有電腦。學生兩人一組,八人一排,共五排。每組桌上有一固定式麥克風1.00老師輕觸領導背詩的同學,該生回座。

[個人看法:大陸的教學影片似乎有很多班級都是在上課前要學生背誦詩詞來避免學生分心;此師的班級經營應該算是秩序井然-書籍置放在一定的位置,雙手交疊於桌上。用心經營的老師才會如此要求,功力必須達一定程度,才能使命必達。此師有可觀之處。又,我個人對班級經營的期許是井然有序,氣氛溫馨。此班沒有什麼雜七雜八的設置或器材,整體看來乾淨清爽,尤其是呈現教材內容最重要的展示區-班級前面的黑板-相當有概念。國內班級有些因為設備器材是累積增加的,而不是一次性規畫貼置的,因此常有看來雜亂的情況。最應注意的是黑板,上面髒且雜,易造成視覺上的干擾和分心。從該班兩人就有一個固定式麥克風看來,似乎相對寬裕。老師穿無袖洋裝,我也覺得有些不妥。

 

  師:上課,班長:起立。」學生站起來後,老師隨即向學生行禮:同學們好。」生:「各位老師好。」(明顯的捲舌)師:「請坐。

個人看法:我一直對大陸班級在班長喊起立後,先由老師向學生致敬,很不習慣,也不清楚此舉何意?又,學生的"各位老師好",表示他們也想向參觀的老師致意,但不知怎麼做較好,所以老師才會想出這個有些奇怪的說法,你還記得我在前面曾提過有人參觀的場面盛大的教學演示嗎?你要學生轉向四週然後向參觀者致意,似乎不必要;"各位老師好"又有點奇怪,那怎麼辦比較好呢?]

 

  老師說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手拿可伸縮延長的教鞕,指著黑板上方已事先寫好的課文名稱要學生一起唸出:1。快樂的杉樹林。(橫寫,在螢幕右邊的黑板上。)1.17

[個人看法:課文名稱事先寫在黑板上,然後相互致意後,立即要學生唸出名稱來,嗯,相當老到的做法。又,大陸課本似乎沒有直寫的格式,如果是國內,則此課文名稱應該是直寫。]

 

  老師按桌上電腦按鍵,螢幕出現杉樹林的相片,相片旁邊有文字說明,老師請學生唸出說明。[學生參差不齊的唸著1.46]老師問杉樹的外觀像什麼?一生回答後師說對像寶塔;葉子像什麼?(手比畫提示…)生:針形;杉樹高大挺拔,許多這樣的杉樹生長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片:生說:杉樹林。[螢幕出現杉樹林圖片。)老師問學生看到課題。你有什麼想說?點一生(該生遲疑了好一會)[從該生的遲疑可以看出該班沒有事先演練過,是穫真價實的現場初次教學,我在國內參觀教學時,有些班級會事先演練過,細心一點觀察,即可一清二楚的看出來。],問:為什麼杉樹林是快樂的?再點一生,為什麼題目取為"快樂的杉樹林"?…師請學生輕聲的讀出課文。2.48讀課文之前,師要學生看清自讀要求,(螢幕上出現自讀要求),並請學生唸出來: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學生隨即輕讀課文。

個人看法:不知道課文名稱在講什麼,底下的教學即會有以盲導盲之嫌,因此首先就題目進行了解,是可取的做法。但既然有圖片,似乎可以要學生注意一下其長像形狀顏色等,只是這樣帶過去,唸過去,似乎少了點什麼。又,老師在學生了解杉樹及杉樹林後,為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名稱的印象,因此要學生就課題提出問題或看法,嗯,值得推介。我看過的國內做法是老師會就此名稱問學生:從題目想到了什麼?內容可能是什麼?然後要學生討論或點學生試說看看。又,要學生讀"自讀要求"有點奇怪,那應該是老師口述的要求,我認為那應該是該師想讓參觀的台灣老師知道他們的自讀要求是什麼的做法。又,你還記得我之前提過的一節課的準備活動有那些細項嗎?"自讀要求"只是自讀的目標,但本節課應該有更大的目標,此目標應告知學生,也間接讓參觀者知道本節的主要目標是什麼?另外,你還記得準備活動的其他細節嗎?應該有一個前導組體,告訴學生此節將如何進行教學活動,一方便提醒自己不要離題;一方面讓學生心理有所準備,一方面讓參觀者知道該節將如何進行?另外還應該有一個引起動機的活動,有了這些細項,這節課就更有系統更為周延了。"自讀要求"中讀通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在台灣很少看到,而且邊讀邊思考,似乎有點強人所難。但,此處與國內的不同,正好讓我們省思比較,如何讓學生對課文有較深的印象。而且讀通課文和國內有些不同,國內老師似乎很少要學生把課文讀通的。國內有內容深究,所謂的內容深究大概是老師就著內容提出幾個題題,讓學生來回答而已,不是要學生自己去讀通課文,而是老師協助學生提醒學生課文應注意處。又此處學生的問題,我們應該在之後加以檢核,後面的教學有沒有回答到這兒的兩個問題?如無,那就沒什麼意義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教學專業成長坊 的頭像
    教學專業成長坊

    c410606的部落格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