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審題的另種做法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e9jWRq_Oc

名稱:記承天夜遊-教學演示

 

  教一點->消化吸收->測試;學生主動學習比被動消化來得有效且有趣。老師裝得笨一點且懶一點,對學生來說可能是好事,嗯,對,看來好像有些道理,但除非能化為實際行為,否則都是空談,都只是諺語而已。讓我們找個認真又有創意的教學做實例來說明好了。(該師的教學完全沒問題,也很有創恴,我們不更動其教學流程和各個教學活動的本恴,但試著將其第一個活動改寫成老師裝笨裝懶而讓學生主動的教學。請注意:只是做法不同,而沒有誰對誰錯或誰高誰低的問題,好嗎?)該影片的座位係採學生面對面,成兩個長排的坐法,旁邊圍坐著參觀的老師。如果你注意的話,你會發現學生雖然是面對前面坐著,但是老師已經注意到提醒他們在老師講述時將座位轉向前面了,而要他們討論或自學時,則會要求他們將椅子轉為面對面,從這兒可以看出,老師已經注意到這種細節了,給他按個讚。又,有依據影片中的教學及字幕提示,老師的教學活動相當生動且多元,包括預測審題->自學時間->自學驗收(主要是生難的字,讀音和字義)->學生配對討論翻譯->學生發表討論->學習疑點澄清-串聯提問(含新詞和文法等)->學習難點分析-表格整理(類似課文架構)->學習難點評量-圖畫文意(學生畫圖,發表對內文的個人看法)等等。

 

  我將發展活動的"活動"之流程分為:說明,評估,學習或練習,回饋,增強五個步驟,這中間最重要的是說明,教學是有目標和方向的,透過說明,老師會讓學生知道他要學生做什麼?怎麼做?甚至為什麼這樣做?如何評估等等。聽說明就可以了解老師是否精準的掌握到活動的細節,問題是影片中我們很少看到老師在活動之前的詳細說明,影片經常是只攝錄或剪輯出學習的部份,很可惜。

 

  那我們在變動活動方式時,就不應再出現類似的瑕疵了。我且以該節的第一個活動為例,原活動(即學生預測審題)是老師指著黑板上的題目"記承天寺夜遊",問學生"記"表示什麼?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出較深入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題目可能有那些含意。我之前提過,如此做法雖然可引導學生逐步深入,但也可能束縛或限制了學生的想法。影片顯示該節課幾乎都以類似的方式來進行:老師提問,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趨向他所欲的答案…學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嗎?好像不行…那這樣的活動學生學到了什麼?老師透過問答協助他們說出或者老師認為是對的合理的知識。這雖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仍是以老師為主,而且答案唯一的教法。

 

  容我將之轉換為學生為主,鼓勵他們發揮想像,容許他們犯錯的活動。同樣是審題,上課鈴響,準備活動之後(你還記得準備活動的細項活動嗎)師:「等一下請各位同學,將黑板上的題目唸三遍(那如果黑板沒先寫好題目呢),第一遍用你所能做到的最快的速度,第二遍用平常的速度,第三遍請帶入感情,看看這個題目怎麼唸較好;然後請你閉上眼睛,想想看從這個題目可以想到什麼,你能連想到的內容愈多愈好,等一下要做比賽用。好,我剛剛說要唸幾遍?每遍各有何特色,接著做什麼?好,現在開始。」(每遍不同是為了有變化;說明完後要評估,然後才能確定學生是否理解,以免待會進行時,竟發現學生不了解,而必須將活動停下來,重新說明,如此一來,活動必亂,時間因而浪費,秩序因而失控)學生在唸及想像時,老師趕快在黑板上將學生依其座位順序畫出一個個小圈圈,四人一組。依序訂為第一到七組,面對黑板每組的右1為一號;右2為二號,左一為三號,左二為四號。這樣做的目的何在?因為係到校輔導及示範教學,因此老師很可能不知道學生的姓名,那你如何跟學生溝通呢?依據此法,只要叫幾組幾號就可以解決此問題了。那為什麼先要學生動作,才開始畫圈訂組呢?如果老師先畫圈訂組,此時學生沒事做,那麼他們聊天玩鬧都是合理的(因為他們沒事可做嗎),而一旦聊天玩鬧後,要再將注意力拉回來就得費些勁兒了,所以要讓學生先有事做,然後再處理畫圈訂組事宜。那為什麼要讓學生閉眼細想呢?方便用心,隔絕刺激。)

 

  (老師畫好圈訂好組後),「好,請把眼睛張開來,看看上面老師畫的組別和編號,看看你自己是第幾組的幾號,老師等一下要測試看看對不對?」(停一會兒,等學生確認後…)「好,老師叫到第幾組的,就請該組同學舉左手,老師叫道第幾號的就請該號同學舉右手,這樣清楚了嗎?我們來試試看:第五組,第二組;好每組的2號;3號。」「你們答得又快又正確,真的不簡單,來請拍一下大腿,給自己一個鼓勵。」(確定組別座號後,該節與學生的溝通就沒問題了。)

 

「好,這一個活動我們要做一個小小的變動,我們要以組為單位來比賽看看,那一組想到最多與題目有關的可能內容,你們每個人剛剛都已經想過了對不對,請你們將它彙整起來,想到幾個就得幾分,最後看看那一組的分數最高。」「好,請每一組的3號,3號請舉手,好,請你們把筆記本拿出來,準備將同學想到的內容記下來,謝謝。好,誰有手機,就是你,請設定兩分鐘,設定好之後,請告訴我,好,請同學將椅子轉向書桌以便討論,準備好了嗎?開始!」

 

(…手機鈴響後…)「好,請第一和第四組的1號同學站到黑板前面,分別記錄同學想到的內容,請每組的2號,依序報告你們那組想到的內容。同樣的內容只記一次,但在該內容上註記組別,謝謝。好,第一組,第二組…,我們來統計看看,同樣內容的有…;分數最高的有…好,現在請每組的四號,將上面的內容整理一下,告訴你的組員,從題目我們可以想到什麼相關的內容。好,請各位同學將眼睛閉起來,整理一下然後輕輕的告訴自己從同學的報告中,題目可想到那些內容?好,請張開眼睛,請將你認為重要的內容註記在課文的題目旁,以便爾後復習…

 

  我為什麼如是鉅細靡遺的甚至將要講什麼都寫下來了呢?很簡單,因為我要求學生寫的教案就是這樣,不止寫下來,還要試教給同學看,請同學就其說明和教學提供意見以便改善。此影片的教學者係輔導員,旁觀的老師那麼多,他們是很認真的在參觀你的教學,但卻不見得看得懂你在做什麼?也可能不知道你這樣做的原因何在?所以呢?你原先或許預期給他們一些刺激,一些想法,問題是他們看不懂,也不知原因,所以呢?你走了他們還是依然故我。可是我把我要做什麼寫清楚了,三個好處,第一教完可以立刻比對,與計畫是否吻合?何處不合?原因何在?如何改進?只要將不合的地方註記出來,設法改進,我就可以精進教學了。甚至寫完計畫後,在教學之前如果臨時想到什麼,只要註記或修正,就可以做得更細了,這是與自己的對話和精進。第二,教前我把教學計畫給同樣是輔導員的同行或者督導人員參閱,請他們提供意見,我們就可以相互切磋討論了,這是與同行或督導人員的對話和討論。教前我把教學計畫發給參觀者,他們知道我要做什麼?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教後分享或討論時,我們談的可以是具體明確的活動,如此做法對他們的影響相對較大較具體了。這是與教師的對話和討論。教學計畫是與己及與人討論切磋的工具,其故在此。

  那這樣的變動與原教學有何不同呢?分工合作,爭取榮譽,發表能力,創意,沒有固定答案…,總之學生學的不止是固定的知識,而是遠比知識更多的東西了,那學生有沒有達到預測審題的目的了呢?你說呢…又,整個活動也將說明,評估,學習及練習,回饋,增強等整個活動的細項都具體的做出來了。

 

  整節課我可能都會以組內分工合作,組外競賽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原本就是學生為主的活動-讓他們去做去想去說去對話去討論去犯錯傷腦筋去說服別人去證明自己…老師則要具體且精確的構思及計畫,真正教學時,除分配任務,建立規範外,就是提供舞台,然後用力拍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記承天夜遊;教學計畫;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教學專業成長坊 的頭像
    教學專業成長坊

    c410606的部落格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