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學良劣如何,是否嚴苛

  此節教學良劣如何?筆者說過實小的教學觀摩陣仗驚人,因此老師不可能不認真,該師準備的充分,教學的認真,設計的變化等都達相當水準。那為何檢討中的看法似乎偏負面?又只是教學的一個活動而已,有必要如此嚴苛的加以評判嗎?

  筆者想請教的是:教學是否是一種專業?什麼是專業?從那裡看出是否專業來?以往的老師僅須高中畢業-師範時代,現在的老師不止都是大學畢業,甚至國小階段的碩士學歷老師已超過三成,但現在的教學有比以往強嗎?有比以往好嗎?答案是看不出來,看不出來的原因就在我們不知道如何建立教學專業[前人沒有留下教學的紀錄當然是原因,但即令留下了,因為未具解讀教學之能力,因此還是沒法對後來者有所啟發或借鑑],什麼是專業呢?筆者以為所謂的"專業"指的是:鉅細靡遺、追根究柢的細節管理。受過專業訓練者與沒受過者的差別應該在:兩者做同樣的事,受過訓練者做出來的細膩度及成效是不一樣的。那以此節為例,可稱之為達到專業的程度嗎?很不幸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該活動似乎並未重視細節。換言之,常人只需一些摸索時間,即可做到上述的教學。連實小老師都如此,一般老師就可想而知了。教學如係專業,那麼就必須鉅細靡遺、追根就抵的針對教學實況進行檢討並謀求改進,何況只要經過這樣一次檢討,看過者自然而然會重視細節,從而自然而然的趨近專業。再者,此種檢討並不困難,只需將教學實況依活動順序詳述下來,就可以進行了,而且不止自己可以進行,如能與人共同討論,成效更佳。教學如欲成為專業,筆者以為捨此之外別無他途。  

  在嚴苛部份,筆者以為:教育界習於含糊籠統,打迷糊仗;而且習於習事寧人,沒有什麼道德勇氣,例如教師評鑑,例如不適任教師的處理等都可看出其端倪來,能否實事求是,就事論事是能否進入專業的一個門坎,筆者在討論中大抵把持著這個原則,而且其中看法是可以質疑或挑戰的,何來嚴苛之說?另外,在追求專業的過程中,此種評述似乎不可避免,但有一點值得注意:我們針對的是事而不是人;對人,我們感激也感恩,因為有教學者,我們才有了專業成長的基石,他的努力和用心都值得肯定和稱許;但在討論時,他的教學和他的這個人必須是分開的。他的教學是別人看得到,聽得到的,是可以用專業標準來檢驗的,這個觀念如果不建立,對不起,教學永遠只能是黑盒子,因為是黑盒子,所以打開起來是什麼形貌,聞起來是什麼味道就不得而知了;反之,如果能將人和事分開,經過幾次的討論之後,就可慢慢建立專業的形貌了。再者,筆者之所以不公開錄影片,不公開教學者,除保護其權益外,也是想先讓大家熟悉專業評論可能的形貌,並瞭解專業的可能標準,熟悉後,我們已經漸趨專業了,我們的對話文化也建立了,專業成長不止因而可能,也已在路途中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教學專業成長坊 的頭像
    教學專業成長坊

    c410606的部落格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