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康橋"的可能教法

 

  如果我來教"我所知道的康橋"我會怎麼教呢?我說過國文老師們的認真,老師們的用心,甚至老師們的創意都是令人佩服和感動的,我就以找到的兩篇老師做好的簡報檔,做為依據,來描述一下我可能的做法,並藉此就教於方家。

  我說過只要是單向傳輸,可以或需要講述的,像目前老師們所蒐集的資料,簡報或影片等,在科技時代,交給一組人負責講述攝錄上傳,然後大家取用就可以了。如此做法比老師自己講要有條理,要豐富,要完整,而且學生也可用來預習,學習,復習,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使用。如果科技時代還需要班級,那麼課文的學習絕對與以往不同,如果國文還是講述講述的講講講,那麼班級應該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網上你能找到的比班級上課能學到的要多很多,要有趣很多,要有效很多。那科技時代的國文要怎麼教呢?

 

  其中一篇的開頭是底下的字句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主觀情感(情緒中的康橋)
「泛敘」(內容不限某天某回經驗)手法。

  •     文體:記敘兼抒情

        (清晨→白天→黃昏)

(老師用顏色不同,大小不同的字體來突顯。老師的用心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但我期盼,我默禱,該師不會是將簡報檔打開來,然後從第一張一直放映到最後一張,或其中的某一張,中間詳講並間歇的提問。

  我認為:要使學生能真正了解該課的特殊,老師似乎不應該是一面放映一面講解這樣子教的。第一張所呈現出來的是結論,這個結論應該是老師帶著學生逐步的去假設去探究文本,最後得到的結論,而不是老師自己研讀或找資料後得到此結論,然後以全知全能的角度告知學生這篇文章使用的是"主觀情感的「泛敘」手法。簡報中提到的"文體"也應該是老師帶著學生逐步的去假設去探究文本,最後得到的結果,而不是老師自己研讀或找資料後得到此結論,然後以全知全能的角度告知學生這篇文章的文體是記敘兼抒情,然後文中描述的時間是從清晨->白天->黃昏。你了解我的意思嗎?你不應該直接給學生魚,你應該要給他們釣竿,然後指導他們如何釣魚。你給他們魚,其實是害了他們,因為他們沒機會學習如何使用釣竿,也不不可能有機會去享受釣魚之樂。

 

  該師的第一張課文講解是這樣的(一樣是使用顏色不同,大小不同的字體,然後隨著老師的點擊,指標會將重要字詞標出來,並逐漸顯示出此為"聽覺幕寫",下面再出現方塊的說明"以聲音…"(我猜想他的教法應該是老師唸或請學生唸一遍,然後老師開始講解,隨著搖控器的按指,指標逐漸將重點標出,講完後第一小段後出現"聽覺摹寫"字樣,老師強調並指出那兒可看出此為"聽覺摹寫"最後說明這是"以聲音襯托大道的寧靜,並舉例說明此為何意?)(請恕我不把簡報直接貼上來,因做法相差太大,怕造成太大衝擊)

 

  靜極了,這(ㄓㄠ)來水溶溶的大

  道,只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

  (ㄓㄨㄟˋ)這週遭的沉默。

            聽覺摹寫

以聲音襯托大道的寧靜

ex.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楊喚〈夏夜〉

 

 

  那如果是我來教的話呢?下面這一小段大概要教兩節吧。

 

 靜極了,這(ㄓㄠ)來水溶溶的大

  道,只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

  (ㄓㄨㄟˋ)這週遭的沉默。

 

  首先我會請學生來:1.唸,分組去構思這樣的句子要怎麼唸才能把味道唸出來?分組錄音,錄完,放出來給大家聽,評及比,最後全班齊唸看看。2.畫,清晨水氣迷漫的大道上(我忘了描繪此景的成語了),應該是大街吧(因為牛奶車鈴聲朝這兒來?)?徐氏描述的明明是一幅相當引人的畫,我們分組或個別試畫看看,畫完再請大家來分享;3.想,在寫這小段文字時,作者在那裡?作者可能位在那裡?他在做什麼?想,為什麼用"水溶溶"三個字?這三個字表明作者與環境是合在一起呢?還是分開的?4.唱,"水溶溶"有種黏膩的感覺,可試著用一個樂句來描述:我想的是565323266.(後面的兩個6降八度音,如果用樂器來表示,應該是用古箏或洞簫吧?) 我們來看看各組的結果,請某組一組員配上他們的樂句,其他人齊唸此小段,再試一組看看。5.賞,閉目靜心的請大家想一下那個畫面,水氣迷漫的大街,靜,偶而有隱約的鈴聲。6.問,作者的心靈是靜的還是燥的?為什麼你會如此覺得?他看到了什麼?他又聽到了什麼…這幅美景在他心中,印象深刻,所以他才會這樣子描述。那我們能看到聽到他所看到和聽到的嗎?閉起眼睛,讓我們再沈浸在其中一會兒吧…又,從此段文字中,請問:徐氏是怎麼"知道"康橋的呢?(我不知道為什麼蒐尋到的資料中,沒有人針對"我所知道的康橋"中的"知道"何指提出過疑問。徐氏的"知道"似乎是透過仔細的觀察以及親身的體會。)

  回家作業,請照一張校園或你所喜歡的地方的清晨照片,請用幾句話來描述這張照片(你看看,你延伸到作文了)。下回上課,請學生將圖片與描述的文字放映出來,請大家將之與徐志摩的描述做比較,描述數人後,或可看出徐氏寫作的特色。其他段落仿此,因為已經熟悉,所以速度可以而且應該會加快。因此可在規定時間內上完,即令沒上完也沒關係,因為如何探究字裡行間的意思學生已經清楚了。(你可能會說:兩節教一小段,好像…精華及重點完成後,速度會加快很多,而且學生已經懂得可能做法了,有沒有教完有什麼關係?)

 

  那難字新詞,文法,結構怎麼辦?那些學生自己看就可以了。如果你認為很重要,也沒關係,請學生分組每組分配幾個,攝錄後上傳到平台上,供以後復習及與學弟妹比較之用(我是認為國文課的課文每課都有幾百人以上上過,可是這些課卻無從交流,無法再用,每節課都像演戲一樣,演完就沒了,不是很可惜嗎?只要是需要講的內容,我認為都可以請幾個人蒐集詳盡資料,準備充分內容,有系統的完整的把它攝錄下來,上傳到平台上供老師們參考使用,供學生們學習利用,不需要老是重復。如果沒有人將應該講的內容攝錄上傳的話,那麼老師自己就可分配學生來完成此任務)。那些單調乏味的素材,即使上課教了學生也很快就會遺忘,用處不大,所以不需要去傷腦筋。學生自己相互學或者自己學就可以了,網上資料一堆。網路時代,上課時要重視的是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和交流,單向傳輸已經不是班級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了。

 

  另一投影片作者重心放在全課結構和段落分析上,請看其中的一張投影片。 

 

    我所知道的康橋段落分析

主旨:描述出春時,康橋從早晨到黃昏的自然風光

首段:康橋初春早晨的自然風光

第二段:描寫康河岸上爛漫的春光

第三段:春假騎自行車郊遊的閒適愉快

第四段:康橋黃昏時美麗景色

  

  這種結論同樣應該是老師帶著學生去假設去探究文本,然後由學生得出來的,而不是老師得出此結論後,然後用全知全能的角度告訴學生這課的段落分析是投影片所呈現的。如此做法學生除了死背枯聽外,他學到了什麼?因此,此處的做法應該是像上面所述那樣教完後,再請學生將該文以時間和段落加以區分,並用心智圖表現出來。心智圖包括全課的心智圖,分段或按時間的心智圖。(沈政傑在"曹操掉下去了"一文中,描述他如何逐步指導學生畫出課文的心智圖值得有意教導學生如何畫出課文結構的老師做為參考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toolkit-detail?id=2665)但這些心智描繪的都是人家的東西,問題是:那我從中得到了什麼?所以呢?你做完心智圖後應該會有一些想法,因此分組說明該組的心智圖,一併報告自己的感想。那老師不用分析結構及文法那些嗎?不用出學習單嗎?不用蒐集資料嗎?請問有那麼多可以讓學生去忙的,去玩的,時間根本不夠,你還要準備什麼?學習單等,網路上一堆,你忙什麼?至於我們上的唸,想,畫,唱等,那是只有在班級中才能完成的,做了那些,班級才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不是嗎?你的講講講,看來似乎不可或缺,只是,學生看影帶的效果都比你來講要好,你還有什麼要講的?

  可是,你或許會擔心:這樣子的老師好像沒什麼在教吔!教學的良劣不在老師多認真或多勤快,而是學生學到了什麼?學生學得了多少?所以,重要的是學,不是教!請你比較兩種教法,一種是你設計了完整的學習單,盡心力的做好投影片,然後上課一路講講講;一種是你根本不花時間在那上面,上課就只是就著文本,然後請學生唸,畫,想,唱,賞,問…分組設計,呈現,說明,比較…,請問那一種學生有在學?那一種學生有學到東西?那一種會讓學生對課文反感?那一種學生會想更了解徐志摩這個人,他的詩文,和他所處的時代?教學的要旨不在你認真,你執著,你辛苦,而是你設計情境,你擬訂方法,你提供舞台,讓學生去感受,去投入,去合作,去努力…你想想看,你引領了頭,學習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不是嗎?

 

 

朱自清 〈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如果你仔細閱讀或聆聽徐志摩的第一小段,再仔細閱讀或聆聽朱自清(春)的幾個小段,你會發現徐志摩的文筆與當時和他齊名的朱自清有很大的不同,徐氏是人在畫中,朱氏則是人在畫外;徐氏是主觀的參與,朱氏則是客觀的描述。徐氏熱,朱氏冷,比較之下,兩者的差異,或者徐氏的特色就很清楚的呈現出來了,對嗎?

  •      
  •     沈從文:華麗。

 (徐志摩的作品給我們的感覺是「動」,文字的動、情感的動,活潑而輕盈,如一盤圓臺珠子,在陽光下轉個不停,色彩交錯,變幻眩目。)我看到的資料中也有很多是引用沈從文對徐志摩作品的評論,然後呢?老師們似乎認為這樣子引用就功德圓滿了。問題是沈從文這樣說的意思是什麼?空幻縹緲,對不對?而且那是結論,這樣子引用學生學到了什麼?所以呢?還是需要去探究文本,去分析比較,然後再由學生去判定這樣子的說法有沒有道理,甚至得到全班較為認同的一個評語。這才是教學,這樣子對學生才有意義。

  

  我們的國文老師似乎不重文本,他們很少去唸,去讀,去想,去深究文本到底在說什麼?要說什麼?他們重視的是將文本拆分開來,去講它的結構,段落,難字新詞,再來就是文法,修辭;最令人不能接受的大概就是這些了,尤其是文法修辭,把你對文本的興趣,對文本的品味,對文本的感情,催毀破壞得幾乎是蕩然無存了。我不知道那是那位精神不很正常的怪咖會如此異想天開的去要求學生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必須去探討課文的修辭和文法?更不知道那個精神不正常的單位會同意並規定實施這種怪誕的想法,我想請教:誰看文章會去想這兒用的是轉化,這兒又用了什麼回文…?看文章去想這是什麼樣的修辭,你還看得下去嗎?你還會想看文章嗎?學那些轉化,回文對學生有什麼用處?對國文程度的提升有什麼幫助?把那些當重心的教學,我…就不要批評了。

  還有一點值得一題的,你知道嗎?我所找到的資料,不管是教案或者投影片,他們大多數的做法是:蒐集了許多與課文無關的資料,設計了許多讓人從此不想看書的學習單;也因為不重文本,所以需要超多的資料才能填滿上課所需,我找到的資料中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在探人隱私,尤其是探討徐志摩和三個女人之間的點點滴滴…,我想請問:那跟本文有什麼關係?文本都教不完了,怎麼還有時間和興緻去蒐集那些有的沒的呢?

  看完我的做法,你可能根本無法接受,你可能覺得驚世駭俗,不可思議,不能置信,但,你再靜心想想,靜心看看,你看到了嗎?我把多元智能的觀念用在其中了,我把文本可能的意含導引出來了,我讓學生不會發呆了,我幫學生舖好舞台了,我使學生必須合作,必須講話,必須用心了,對不對?請問我這樣教完後,學生會從此不再去碰觸徐志摩了,還是他們會進一步想了解這個人以及這個人所處的那個時代?甚至想多看看這個人的文章?

  在觀看兩岸國文教學的影帶後,我也發覺大陸老師在教時偏文本的直接解析,試圖找出隱藏在文本字裡行間的微言大義(鄧彤就是其中之一,你看到他對空城計原文的解析了嗎?把字裡行間的意思都點出來了;張悅有此味道,我會再找個行家來解說此點);而台灣則似偏文本的外在形式,例如結構,難字新詞,段落,修辭,文法等等,反而不太顧及文本本身。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粗淺的初步的印象,老實說,我個人是比較偏好本文的直接解析,而且不必全文解析,我只要較為透徹的解析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段就可以了,針對此段我可能需要較為辛苦的指導詳講,然後試著找其他段讓學生嘗試練習,我只要給予回饋和訂正,最後就可以交由學生自行完成了(你還記得直接教學法嗎?講解示範,指導下練習,回饋訂正,獨立練習)。

  另外,我個人的看法是國文老師很在意一次到位,不能出錯。例如結構,他們要的是一次就由老師將正確的完整的全課綱要告訴學生,學生只需也只能照抄。學生會不會犯錯?當然不會。問題是學習不是這樣的,學習時學生對教材是從陌生慢慢的進步到熟悉的,是從錯誤一堆到慢慢減少,最後達到能容忍的地步的。以教結構來說,那當然是先教學生如何分段,如何用幾個字表達該段意思,如何將各段串連起來,成為全課網要。每個人想的也許不一樣,但只要有理就是對的。過程中應該經常會出現瑕疵和錯誤,但那是可允許且被鼓勵的,因為那才叫學習,因為那是學習過程中必然發生的。學習不能犯錯,那要怎麼著手去學呢?

  又例如朗讀,我看過一個老師朗讀很強,他也希望學生能透過她掌握到文本中應有的情緒,所以上課時學生必須聆聽她朗讀全課的錄音,她也會告訴學生為何此處如此表達?代表什麼情緒?問題是你全知全能的結果,學生根本沒有表現的機會和可能,你的情緒表達方式是你的想法,學生不見得這樣想,學生不見得想這樣表達,學生如果有機會去試誤並分組比較後,或許更能了解文中意含,可是只聆聽老師的朗讀和想法,他們永遠沒有成長的機會,也永遠沒有學習的可能。因為他們只能被動的接受,被動的結果其實不知道學習的成效到底如何?換句話說:老師愈差,學生就愈強;老師愈強,學生就愈差;老師愈勤快,學生就愈懶,老師愈懶,學生就只能勤快,教學真是有意思。

  所以呢?直接教學才會說呈現教材後,要先指導下練習,然後多方的回饋和訂正,最後讓學生去獨立練習,一直練習到過度學習,然後呢,學生要將知識從長期記憶中檢索出來應用時,就相對容易且快速了。沒有練習,對不起,缺乏神經的連結,勢必難以檢索。而最好的練習就是應用,應用,應用!因為應用時檢索的是多方面的訊息,而不止是單方面的。例如你要學生編出"水溶溶"這樂句,你必須深入理解詞意,樂句必須能與詞意配合,必須全組習唱,必須分工合作,必須能說明清楚,必須…它要用的訊息是多元的,絕對不止是了解詞意而已…

 

  說到這兒,我們現在有三種做法。第一種是老師較常也較習慣的做法,蒐集一堆資料,然後用全知全能的角度告訴學生這是什麼?那很重要…。另一種是王政忠的做法,我教導學生一種解析課文的工具,然後讓學生自行去解析討論;第三種則是我的尚未成熟的想法,我較傾向於呂世浩和鄧彤的做法,直接經由文本,設身處地的把自己投入到文本當中。如用旅遊當例子的話,第一種做法是跟著導遊,然後聽導遊解說各處景點,當時似乎很有收穫,回來卻發現只是在走馬看花,甚至不管是多麼可貴且重要的點,都只是含糊的印象而已;王政忠的做法則是介紹完要點後,規定時間集合,然後自行參觀拍照;我的做法呢?找個地方,設想自己就是景中人,吹著風,哼著歌,悠遊在其中…我認為:三種都很重要,三種都有需要,但是三種都必須會,你才能在適當時機使用適當的方法。

  本文主要在提醒老師們,不要被一套模式綁住了,不要被固定的做法束縛住了,是我們在使用教法來達到我們的目標,不是我們去牽就一種固定模式。老師們應該擁有多種的教法,應該時時想到教法的適用性及其可能成效。

 

  國文到底應該怎麼教呢?你說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教學專業成長坊 的頭像
    教學專業成長坊

    c410606的部落格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