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場鄧彤

2014國際閱讀教育論壇兩岸教學觀摩台北場上海語文特級教師鄧彤老師

 

    教室是利用大禮堂的講台來佈置的,前為黑板,上面還有民國103413日星期三(在黑邊的左邊)及值日星誰誰誰(在黑板的右下角),學生四人一組,共五組,四張桌子併在一起,面向黑板坐著。[有十幾名老師坐在後面的地板上,共同上此課]該課內容學生在國二時已經上過,教學觀摩的學生目前是國三生。

在跟同學們問好並稱有幸與同學們共同學習一節課。然後自我介紹係來自上海,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有所中學的校長要求學生在初一初二必須讀完四本中國名著,初一西遊記及水滸傳;初二則是三國演義和紅樓夢。最後在初三把初中三年課程全部搞定。該校語言程度普遍較好,可見讀名著有其功能,但是否只要讀就可以提高語文程度呢?恐怕未必,老師說明此節將與學生較深入的探討課文內容。

 

    老師先請學生看看螢幕出現的內容:[

一解回目

課文選自"三國演義"第95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老師請同學們把回目唸一遍後,請學生來解說,他把麥克風拿給一位學生,該生說看不懂,再拿給另一位同學,他說不會,老師問誰會?沒人舉手。終於找到一名學生願意回答,全體拍手鼓勵。生說是要解釋回目的意思,老師說對,請他來解釋看看,他站了好一會,皺了下眉,老師問他是否清楚故事內容,生說不太清楚,老師說沒關係,又拿回了麥克風,第四名同學對故事內容的了解普普通通,終於回答說第一句是馬謖拒絕諸葛亮的建言,所以失掉了街亭這個地方;此時老師請他等一等,說他把意思大致解出來了,但建言的不是諸葛亮而是王平,[該生笑了,全場哄堂大笑];老師接著說因為拒絕勸諫,所以失去了街亭這個地方,街亭這地方放在回目中,表示這個地方怎麼樣,學生沒回答,老師因此說是"非常重要""軍事要地,對不對?學生點頭;師問然後呢?生答:「諸葛亮彈琴嚇走了司馬懿」老師稱許,全體鼓掌,老師謝謝該生並請他坐下。老師提到回目的這兩句話,把主要故事都概括出來了:由於馬謖失了街亭,導致諸葛亮被迫演出"空城記"。古典小說回目非常重要,看回目大概就知道此章大概要講什麼故事。

    老師再次強調讀古典小說時回目的重要性,但只看回目肯定不夠,接下來就要:[螢幕呈現:二讀故事,文字下出現圖像,孔明在前,後面兩名小司貼著城門站著。]讀這個教事。螢幕再換,此時出現故事內容。老師請一名學生將內容讀一讀,該生讀得有些吞吞吐吐[可能是對內容不熟,加上文言文吧],老師請全班同學算算雙方的比例,[內文中提及是十五萬對二千五]結果是六十比一,老師請一名已算出的同學說出答案,並問他這說明什麼?生答「敵眾我寡」,師問一個人打六十個這是什麼態勢呢?另生答:「自不量力」[旁坐的陪讀教授笑得嘴巴張得比誰都大]師說你們喜歡說成語,那再請一個說說看,他答:「必死無疑。」[笑聲更大了]老師再請三名同學試試看此種情形應如何描述,生都不敢答,老師說我們有個詞叫「危如累卵」意思是什麼?同學們都不會,師接說或者說「兵臨城下」,這種情形非常危險,所以雖然不畏死的將士都還"盡皆失色"[內文]。這是可以理解的。

    師接著又問,諸葛亮在這種情形下,他又是什麼個樣態呢?[螢幕出現內文]老師請沒發過言的同學來讀,並致謝。[該生照文宣讀,讀得慢且沒任何感情]師稱讚該生讀得慢又清楚,但是…[師範讀,快慢分明,節奏起伏,僅讀四句即已令人動容,並引來眾多掌聲。]

  師提及內文中孔明看到司馬懿的大軍到來後,即行下令,他每次讀到這裡,都覺得這中間應該添加些什麼,那應添加什麼呢?一生答孔明很緊張,老師說:「喔,孔明很緊張,然後就發布命令了。」[大家又笑得很大聲]。師提及看見就下令,這中間表示什麼呢?生答:「不重要」[哄堂大笑聲]師問他為何如此說,他說:「重要的是孔明發布的命令,而不是中間傳令的過程。」老師解釋孔明看到了,在下令前他肯定會想一想,可是作者為什麼不寫呢?生答:「因為主要是要傳令啊。」老師請他坐下並謝謝他。老師接用他的回答說「他要傳令,這個命令肯定很重要,而這個很重要的命令,諸葛亮是在幾乎沒有思考的情況下就發布了。讀書讀到這樣的地方你要記得,它裡面其實暗含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示思惟的敏捷,是不是呢?」[學生目無表情],「像這種字縫間表達的意思,我們要會讀出來。」[指著螢幕上的內文],「你看,一個計策想得這麼周全,他一下子就發布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北場鄧彤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教學專業成長坊 的頭像
    教學專業成長坊

    c410606的部落格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