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我來教"馮諼客孟嘗君"

  我再舉個例子,馮諼客孟嘗君,我選的是這段來表演:

 馮諼客孟嘗君

 居有頃(過了一段時間),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ㄐㄧㄚˊ;長劍)歸來乎!食無魚。」左右已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持示)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

  馮諼這個人投奔孟嘗君門下時自稱無好無能,因而被忽視。但其人之特異獨行已令人印象深刻(你想想看自薦時自吹自擂都來不及了,此人意然是自稱無好無能,他是怎麼想的呢?嗯,有意思! 。此人在下客群中,看著那些下客的舉止,聽著他們的言語,(你可以想像他們大概是只會說三道四的誰誰誰怎麼樣,誰又得到了什麼等等),言語中透露出對名利的欣羨和妒忌,(下客可能的想法和對話當然值得推敲和描述演譯出來我可能會指出下客應該是只重視身邊事物,以衣食等為主要的注意對象和談話內容;中客重視的應該是國內的社會經濟政治等的狀況;上客則以國際局勢及未來發展為主吧;我會請學生親身到市場,商場去聽聽去了解去聆聽一下人們間的對話;或者蒐集新聞資料,演譯一下地方新聞,國內新聞,國際新聞要聞,並針對其中某事件演譯一下其間可能的對話,你看看你看看,一個兩千年的文章,竟然可以如此與身邊事物產生連結,我認為這才是教育吧,你說呢?),應該讓馮諼覺得不屑,而且恥與為伍吧,他的落落寡歡…你想像到了嗎?而那些食客看他大概也很不順眼吧,無好無能,竟然靠一張嘴,就與我們處於同等地位…可能有一個什麼樣的狀況,讓馮諼不想再忍受了,所以呢?他就自己一個人找一個顯著的地方,然後呢?倚柱彈劍,但倚在什麼柱呢?如何倚法呢?彈劍又是怎麼回事呢?如何彈法?彈的聲音會很大吧?否則如何引人注目?要彈出能引人注目的聲音,那是否表示他的功夫不錯呢?哇,他的歌值得我們編編看,那會是什麼樣的歌呢?高亢?不滿?失意?那要如何表現呢?又,他這樣一彈一唱,下客們會如何想呢?左右如何得知呢?左右要如何報告孟嘗君呢?孟嘗君的心裡可能怎麼想呢?又是如何回應呢?

  哇,馮諼這小子又來了,他是不是也看不起中客呢?中客的言行與下客有何不同呢?他是不是也對中客覺得有些不屑,而且恥與他們為伍呢。而中客看他大概也很不順眼吧,無好無能,竟然靠一張嘴,就與我們處於同等地位…可能有一個什麼樣的狀況,讓馮諼不想再忍受了,所以呢?他又彈劍了。這下他彈的地方呢?他的歌又是如何唱的呢?左右又如何反應呢?他們又如何報告孟嘗君的呢?孟嘗君心裡可能怎麼想的呢?他又是如何反應呢?馮諼心裡對獲得的處遇又是抱持什麼的心裡呢?他搬到上客房時別人的反應(含下,中,上客,左右)又是如何呢?

  他為何乘車過友呢?他心裡是怎麼想的呢?別人怎麼會知道他告訴朋友說"孟嘗君客我"的呢?他說這話時是什麼神情語氣的呢?朋友為何將這話傳出去呢?朋友心理怎麼想的呢?其他的下,中,上客及左右聽到這話,他們心裡又是怎麼想的?怎麼反應的呢?

  他奶奶的,馮諼這討人厭的傢伙竟然又來了!他第三次彈劍時,他人的反應(包括下,中,上,左右,友人等)又會是如何呢?這歌又是如何唱的呢?左右又是如何以嫌惡的語氣告訴孟嘗君的呢?孟嘗君的想法和反應又是如何呢?馮諼不復歌,那他心裡的可能想法,以及他人對之的想法碰到他的反應又會是如何呢?(你想到了嗎?他搬到上客房後,一定是非常仔細的觀察了孟嘗君當時的處境及可能的隱憂,並已經設想好了因應之策,只等時機而已。所以呢?他把孟嘗君沒說出的願望,就當做可以便宜行事的依據,才會立即執行示義動作,並立即回報;所以孟嘗君遭遇變局時,他能立即想好對策,並成功且順利的執行,這人真個不是普通的簡單;寫這篇文章的人能用短短文字,把這麼多複雜的情事含納其內,也真個不是普通的簡單…

  你看看,你看看,原來短短的這段文本竟然隱含有這麼多值得了解,值得探究,值得深挖的東西,哇,不試著用四格畫,布偶戲,或歌仔戲,說書等把它展現出來,真的是太可惜了。你說是不是?這麼多有趣的東西,你放著不理,然後只是在那兒,這文章出自何處?有何特色?修辭文法如何?那不是暴殄天物嗎?那不是把死的素材,教得更死了嗎?類似這樣的素材網路上一找就是一堆,你這樣子教法,教不教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不是嗎?如果是像我上面所說的去挖去演呢?你把死的東西教成了對學生來說活生生的東西了,每個人的身旁不是常常有恃才傲物的,背後說三道四的,志氣消沈的,懷才不遇的人嗎?換句話說即使是在現在的生活中,都還會碰到馮諼當時的狀況哩,他會不感興趣嗎?所以我只要演一小段,演完後,其他的地方學生自然會去把它完成,這麼有趣的東西學生會不想去把它看完嗎?不試著去理解內中還有什麼需要探究的嗎?不試著自己去挖挖看裡面可能隱含的東西嗎?你起了個頭,你提供了舞台,你準備了釣竿,然後呢?然後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啊!上課主要就是讓學生去寫劇本,去構思設想裡面應該有什麼情節,如何把它表現出來。你想想看:這課多有意思啊?學生會覺得上課無趣嗎?會感到上課無聊嗎?他們所學會比老師講講講的教學來得少嗎?會比老師講述所學更沒價值嗎?還是因而學到更多,想了解更多呢?你讓學生去忙,去想,比你讓他坐著無事可做,何者更值得推介呢?你還會認為我是在標新立異或者驚世駭俗了嗎?又,這樣的教學能套用在有故事情節的文本上嗎?你說呢?

 

    在這兒我想再來談談我對文本的看法。(你記得我曾經談過一些了嗎?)網路時代,學生可以找到的看到的東西多到不可勝數,文本的價值和功能跟以前也因此而有了很大的不同。整個教學談下來,我認為我們的老師之所以會將國文教學認為就是要老師要蒐集很多很多的資料,設計完整的學習單,然後上課不停的講講講,最主要的原因是把文本當做是目的,當做是學習的終極目標了。所以我們才必須處心積慮的把文本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將文本的結構,大意,修辭文法等弄清楚,然後才不會誤人子弟,然後才不致於尸位素餐,這,這,這根本就把文本的意義搞錯了。我不是提過嗎?教改後,教科書的內容變來變去的,什麼樣的文本對學生有價值,其實是可以討論的,少一課多兩課其實是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以老師們自己親身的學習經驗,你說說看:你的老師們像你這樣的上課講講講的認真上過的內容,你還記得多少?你還記得什麼?把教學當做是死記硬背的一堆文本,那已經是過去式,那已經是不合時宜的看法了。舉個例子好了,澳洲是沒有教科書的,沒有教科書也能學得很好,為什麼?因為他們相信老師們會把他們有興趣,認為對學生有用的東西傳授給學生,所以呢?文本是什麼其實關係不大,重要的是學生能從文本中學到什麼東西。換句話說,文本不是目的,它僅是也僅能是一種工具,一種媒介,一種用來培能育才的工具或媒介,把它當做是不可或缺甚至神聖到不能更改的終極目標,那真的是搞錯方向了。既然它不是目的,而是工具,那你拿工具來做什麼?你怎麼使用?事實上都無關緊要,只要能達到培能育才的目標,它都是對的。

  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嗎?你把重心放在文章出自那兒?文章有何特色?如何修辭?一字多義等等,請問學生學到了什麼?學生除了死背硬記一些他們用不上的東西之外,請問學生還學到了什麼?你有培養學生的能力了嗎?你有促進學生的才幹了嗎?反之,你把文本中字裡行間隱含的意思挖出來,然後透過四格畫,布偶戲,歌仔戲或說書等,把它表演出來,學生必須仔細去推敲字裡行間的意思,必須將它與他們日常生活所了解的處當時狀況下,當事者可能的想法和反應表現出來,必須分工合作,必須群策群力,必須發揮多方面的才能,例如將音樂,佈景,情節,服裝,道具等組合搭配起來,必須發表報告,必須說服別人自己的情節是合乎常理的,必須接受質疑,必須與他人比較,必須承認自己還有改善空間,必須面對成功的喜悅,失敗的挫折,必須心中有他人…你說那一樣做法學生學得多?那一樣做法學生學得有趣?那一樣做法學生學到了帶著走的能力?答案很簡單也很清楚。對不對?而這一切都源之於:老師對文本的看法。

  你也許會問:每課都這樣演成嗎?你看過鄧彤的教法了,你看過王政忠的教法了,你看過張輝誠的教法了,你看過如何要求學生表演了,你看過直接教學法了,甚至你偶而使用問答法了,再加上你經常在用的講述法,練習法,你已經有這樣多教學法可以用了,你不會看教材所需選用合適的教法嗎?為什麼你會只問一種教學法呢?我之前提過教學計畫的寫法了,你應該已經有共同備課的能力了,我演譯過教學影片的解讀了,你應該可以找影片學其中的招術了。你也可以用科技,找伙伴,從現在正在教的課文開始,把你認為重要的,應該要講的攝錄成影片上傳了;把重要的學生應該知道的文本資料上傳了;把為每課準備的簡報上傳了,你應該已經在動了,不是嗎?

  改變其實很簡單,觀念一改,角度一變,一切都不一樣了;改變其實不容易,觀念不改,角度不變,一切都還是照舊,都還是依然故我,而且還照舊得理直氣壯,還照舊得心安理得哩。所以呢?所以問題就在:如何撼動那根深蒂固的觀念? 

 

附錄:

  我在網路上找到一個"馮諼客孟嘗君"的簡報檔,看了之後,心中"哇"了一聲,這也太用心,太厲害了吧!這個簡報檔總共有62張,請欣賞一下目次,再…

 

馮諼客孟嘗君

 

教學PPT

目次

一。聚焦文心-文章特色:文體、主旨、戰國四公子-孟嘗君

二。品茗人物-文人雅士:生平著作,戰國策的注本與流傳,戰國策的史學價值,戰國策的文學價值,劉向的貢獻,劉向的文學價值

三。一窺堂奧-學習重點:內容賞析,段落大意,狡兔三窟,寫作技巧,集評

四。國學殿堂-文學源流:小說敘事觀點;左傳,戰國策,國語的分析比較表。

五。妙筆生花-文法修辭:字義辨正,層遞,轉品

六。閱讀多分-補充教材:驚弓之鳥,狐假虎威(出處,原文,語譯)

七。大顯身手-隨堂評量:歷屆大考焦點

八。超速連結-網路資源。

 

  每個標號的後面八個字是目次標題,每個標題後面則為含納於該標題下的細項,每個細項都有到一到多張的簡報文或表做為輔助說明。這這這真的是國文老師認真且勤快的典範,此簡報一出,從此"馮諼客孟嘗君"的教學就省時省事多了。因為針對該課內容該有的資料都準備齊全了,照著教,該教的都教到了,都教齊了,對嗎?怕的不是沒東西教,而是沒時間教,對嗎?唯一的問題是你依據著此簡報檔教得愈認真,學生將忘得愈快,也將愈不感興趣,你知道原因嗎?因為好玩的都被你玩完了,剩下的是不好玩的死記硬背,而且上課時學生除了聽聽聽和當假人之外,他還能做什麼?容我請教一下:這樣子的教學,學生學到了什麼?你想過這問題嗎?這樣子的教學,學生學到了什麼?整個目次看下來,老師準備得如此周延且充分,那學生還會有問題嗎?當然沒有!還會有講話的機會嗎?當然沒有!他們需要用到聰明才智嗎?當然不需要!那容我請教一下:那他們學到了什麼?

  網路上找得到的東西,有需要教嗎?科技時代的班級應該教什麼?應該如何運作?是現代老師必須面對,並且設法因應的急切且重大的課題。每次上網找資料,每次都能找到那麼多-多到還要再篩選的資料-,都令我擔心和著急-為現在的老師擔心和著急。

arrow
arrow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