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再談"晚遊六橋待月記"的教學

 

  我把蒐集到的十六篇教案和簡報整理了一下(原來只有十五篇,後來又蒐集到一篇有24頁之多的附錄資料),大概的內容包括下面這些(每個人都有些微差異)。而且一般來說原文要比增添的資料少很多,也就是說上課時老師講述課外的資料要比上原文的時間和內容多很多。

 

  西湖十景景的圖片和介紹,

    作者介紹,

    三袁,

    公安派及其文學主張;

    明末散文流變;

    本文選自那裡。

    課文註譯-包括課文和生難字詞的講解-更有心者是文配合圖片的呈現;

    分段大意與賞析;

    形音義的介紹;例如為;數;簣等,

    然後是與西湖有關的名人:蘇小小;白娘子;梁山伯與祝英台;

    東坡的蘇堤;含六橋名稱等

    白居易的白隄等等;

    桃杏梅等花的象徵及詩文等

 

  我有點納悶且想請教的下列五點?

第一,原文只有234字(含標點符號),為什麼要額外增加那麼多的資料?

第二,為什麼需要個別老師去蒐集去彙整這些大部分雷同的資料?

第三,為什麼這些資料都是文字形式的教案,或者簡報形式的;為什麼不能是視聽類型的,例如,幾乎每個教案都有朗讀,註釋,生難字詞,修辭,形音義,分段解析,全文賞析等等,那為什麼不合作,有人負責朗讀,有人負責註釋,有人負責…等等的攝錄,然後呢?然後將這些資料全部上傳平台,這些視聽內容老師可用於上課,學生可用於預習或複習,那不是就減輕老師很多的負擔,減輕學生的壓力了嗎?

第四,為什麼我所看到的教案-我相信簡報的使用也一樣-幾乎都還是以老師講述的方式在進行教學的,都還是老師在一直在講,從頭講到尾-的教學方式?

第五,為什麼額外資料都是與學生生活經驗無關而且需要死背的東東?

 

  資料中我認為較有意思的問題有下列五題:

1.第二段中作者不願離開西湖,不想去看梅杏桃相次開發的奇觀原因是什麼?

2.將文中有關西湖春天,月夜,朝煙,弘嵐美景的描寫,列表說明。(題目其實不很清楚,因為此表不列出來,就不知道他要的是什麼)

 

筆法

時間

美景的描寫

特色

實筆

春天

(午未申)

植物

綠煙紅霧,瀰漫二十餘里

豔冶極矣

人物

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

實筆

朝煙

水色

湖光染翠之工

極其濃媚

實筆

夕嵐

山光

山嵐設色之妙

虛筆

月夜

植物

花態柳情

別是一種趣味

山光

山容

水色

水意

人物

山僧、遊客受用此樂

二、

虛筆

抽象

抒情

遠方看不見的

未來

想像

實筆

具體

寫景、敘事

眼前發生的

過去、現在

事實

 

3.從文中那些地方,可看出作者與一般人不同的審美情趣?

4.本文對於「待月」描寫不多,只在文末幾句點出。這種寫法有何特色?

答:這篇山水遊記,始終扣住「西湖最盛,為春為月」的「春」、「月」二字,詳寫「為春」之盛,略寫「為月」之美;題為晚遊六橋待月記,卻始終沒有正面寫待月的情景,他的高妙處在於以層翻浪迭之筆,依次寫出梅花、桃花之美,朝煙、夕嵐之美,一景勝似一景,逐層寫來,引誘讀者強烈的「待月」心理;待到「千呼萬喚始出來」,卻又匆匆一瞥,飄然而去,因而顯得餘韻悠然,造成一種懸念,增添讀者的興味。

5.作者在文末說月景之樂,只能「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為什麼?

答:月下西湖朦朧的景物,已經超脫了色澤形相而屬於精神層次的美感,這種樂趣,並不是那些追逐繁華熱鬧的俗士所能領略。山僧已遁入空門、遠離凡塵,或者像自己一樣的高雅遊客,有超脫凡俗的心境和淡泊清幽的性靈,如此才能與月景產生共鳴,享受其美感。

 

  下面的兩個結構分析應該是老師帶領學生一起完成的,而不是老師以全知的角度把它列出來,然後慎重其事的告知學生的。

 

 

 

 

本文賞析:

    這篇山水遊記,始終扣住「西湖最盛,為春為月」的「春」、「月」二字,騰挪變化,詳寫「為春」之盛,略寫「為月」之美。題為〈晚遊六橋待月記〉,卻始終沒有正面寫待月的情景。他的高妙處在於以層翻浪迭之筆,依次寫出梅花、桃花之美,朝煙、夕嵐之美,一景勝以一景,逐層皴染,不犯正位,從而造成讀者強烈的「待月」心理,待到「千呼萬喚始出來」,卻又匆匆一瞥,飄然而去,使人有「著眼未分明」之感。因而顯得餘韻悠然,情味無窮。作者用這種空靈幻變之筆來寫月景之美,可謂別出心裁。

  

修辭

R  一、借代

 1.綠煙紅霧:「綠」借指楊柳;「紅」借指桃花。

 2.羅紈之盛:「羅紈」借指穿著絲綢衣服的遊客。

 3.夕舂未下:「夕舂」借指夕陽。

R  二、譬喻

 歌吹為風,粉汗為雨。

R  三、類疊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R  四、誇飾

 羅紈之盛,多於隄畔之草。 

 

我的疑惑還有兩點:

第一。為什麼沒人去探討作者文章中字裡行間的意思。

  我在前面一文中曾花了一點時間去解讀作者的文章,例如: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意思是作者亦曾身在其中,對不對?此處寫作者所見,他見到什麼了呢?一長排幾乎看不到底的柳樹,間雜著一樹樹的紅色的桃花。"綠煙紅霧"是什麼意思?"綠"指什麼?"紅"指什麼?為何用"煙霧"來形容?可以用別的字嗎?試說看看。作者擠在人群之中,還是在人群之外?從那兒得知?除風景外,他的耳中還間或的聽著歌聲樂音,看著人數眾多的遊客,對不對?他不止看行人,還注意到許多漂亮的女生,看著他們臉上濕潤潤的汗,身上也好像濕了一大片;他還注意到許多穿著貴氣衣服的行人,來遊湖的人非常的多,對不對?如果他只是在意美景,應該不會注意到粉汗,羅紈的,也不會使用"艷冶"一詞了。對不對?所以呢?作者喜歡雜在人群中呢?還是只想著個別遊賞呢?作者對那麼多的遊客與他同遊西湖的看法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呢?何以得知?當天必定天氣很好吧,何以得知?

 

第二。為什麼沒人質疑作者是否真正為西湖景色所迷?真正屬高雅之士?

  我記得"中國文學欣賞舉隅"曾提及文章情感真偽的問題(我手上一時找不到該書,底下所提乃憑印象),內中舉例如浮生六記中作者提到他和妻子的事蹟,眼中只有妻子,乃情真意切;提到陳圓圓傳的作者有些輕儇?因為提到宮女的死,竟然還提及其身上香味…例如李白的"…不如汪倫送我情"假;杜甫的"死別已吞聲…"真等等。言為心聲,半點假不得。我之所以提及此點,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作者真正為西湖景色所迷,他不會提到什麼"…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這很清楚的表示他心有旁鶩,他的注意力在"粉汗"和"羅紈"之上,不是全幅精神放在西湖的景色中,"艷冶極矣"表示他受到遊客的深深影響,否則不會用這四個字來形容。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登山後全幅精神都在西山之上,自然而然的受到山的影響山的啟發,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無意當中乍見南山,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高;可是"晚遊六橋待月記"的作者則是蓄意的去"待"月,以表示自己的高人一等,其故做姿態,虛情假意可見一般,何來高雅?(以上純屬個人看法,當然可以討論。

 

近人描寫西湖較著名的是余秋雨,值得參閱。

附錄:余秋雨的"西湖夢"

http://www.millionbook.net/mj/y/yuqiuyu/yqyz/014.htm

 

      我把鄭圓鈴的教學影片又重看了一遍,還是看不下去,注意力要集中不容易,因為只能被動的靜聽,而且時間那麼長,即令蓄意堅持,亦難持久。此課如果是張輝誠來教的話,他應該是事先準備一堆資料,讓學生事先閱讀,必要時相互討論,然後老師再透過分組比賽的方式用事先備妥的題目來協助學生複習,最後老師再補充並講評。我之所以說我與張輝誠有些許不同(不同的意思沒有高下良劣的比較之意在,張老師已解決了他所碰到的問題,而且已取得相當大的成效,對不對?你當然應該試著採用,使得自己能勇敢的試著踏出去,稍微離開已碰到瓶頸的從頭講到尾的教法)。我不清楚為什麼一定要老師來準備資料?為什麼準備的還是以往老師講述為主時的同樣資料?為什麼出題的不能是學生?為什麼相互討論的狀況並不多見?為什麼補充和講述的不能是學生?你懂我的意思嗎?他的教學,骨子裡還是老師為主,裡頭還是老師的不放心,還是老師的不敢放手。

 

              我在"晚遊六橋待月記"一文中,與教學有關的資料約略有下列這些。

  請用一句音樂來描述他的感受。請用一句音樂來描繪"花態柳情,山容水意"這八個字。請用一幅簡單的想像的畫來描述他看到的美景。請模仿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第一段,描述你可能的感受;請用想像的故事來描述他等待月娘的心情,以及實際見到月景時的情景。

  "附"我所知道的康橋"第一段:靜極了,這朝(ㄓㄠ)來水溶溶的大道,只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 (ㄓㄨㄟˋ)這週遭的沉默。

  有沒有可能與杭州市教育局聯絡,請他們幫忙介紹並傳送西湖景色的圖片呢?現在要如何到西湖呢?網路上有西湖旅遊的文章嗎?我們可以假想自己是作者,然後介紹這段旅途嗎?有可能與西湖附近的中學聯繫,了解彼此的中學生活嗎,並請他們介紹西湖的狀況嗎?可以分組朗誦此文並進行互評嗎?可以分組介紹並翻譯該文嗎?可以分組介紹生難字詞嗎?可以分組介紹該文架構嗎?可以分組介紹該文相關修辭嗎?(以上均採攝錄方式並上傳平台)可以分組填答學習單嗎?可以分組介紹西湖的相關故事嗎?

  今日西湖與昔日已有莫大差異,有何差異,今日西湖還適合夜遊嗎?夜遊還有作者昔日的情懷嗎?今日如何遊西胡較佳嗎?今日西湖何時遊最佳呢?"

   上面的想法寫得有點亂,我想讀者可能不太清楚我的意思,我把它再整理得較有順序一點,以就教各位。(你還記得我提過的一節課的教學模組吧?請將它帶入我說的教學中,我這兒僅提發展活動的部分。)

1. 分段朗誦:分組,先練習五分鐘,抽籤決定那組唸那段,也負責該段的註解翻譯,唸時要有韻律,注意長短高下人數等的變化。攝錄備上傳。每段錄完,即讓每個人閉目練習朗誦一遍。(你還記得每段都要復習評估增強嗎?預計全部誦完,加上唸完一段後的個人練習,唸完,再讓學生全部朗誦並試著背誦。朗誦-有變化的朗誦我認為是學習古文不可或缺的,也是讓全班有同學意識的好做法。)

2.翻譯:朗誦完,試著背誦後,螢幕上出現課文段落,請朗誦組再全段朗誦一遍,接著唸一句,翻譯一句。唸者與譯者不同,全組均須有機會表現。

3.生難字詞、全部譯完,分段將生難字詞提出,並加註解。全組均須有表現機會

4.修辭文法:仿前,分段提出該段修辭文法。

5.字裡行間(師);仿我的解讀,由師詢問字裡行間可能意含。

6.提問五題(師);

7.分段及全課架構(師領生)不一定是上面的架構,改成心智圖或許更好。先由老師帶領接著督導最後學生自行建構。

8.課文賞析(師)師提出後,請生再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遍,或提出自己看法。(以上全部攝錄,並上傳分類,供爾後教學的參考,以及學生預習復習之用。)

9.今日西湖之旅:假設今日要到西湖旅遊,其行程安排,及西湖的較佳玩法。請生分組試著安排,並抽一組報告,其他組補充。

10.相關影片及相片欣賞:西湖以及台灣湖泊的圖片分享及報告。(或者觀賞張藝謀的印象西湖數分鐘)

11.西湖今昔差異:今日西湖與袁宏道當時已有極大差異,異在那兒?為何有此異?代入自然生態保護的重要。並比較西湖與日月潭管理之差異

12.歌,畫,仿的表演和展示和欣賞。請用一句音樂來描繪"花態柳情,山容水意"這八個字。請用一幅簡單的想像的畫來描述他看到的美景。請模仿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第一段,描述你可能的感受;請用想像的故事來描述他等待月娘的心情,以及實際見到月景時的情景。(可描述事實,但禁止批評譏諷,因為那完全是主觀的。)

13.學習單的相互考問。發下網上所蒐集到的學習單,學生練習並相互考問。

  我的資料與西湖的空間擴展有關與現代有關,老師們蒐集的資料則與西湖的時間縱深有關與過去有關。課文兩節就可上完,因此或許需要額外的補充資料,但不一定要與過去有關的只能死背的資料,與現在有關擴展見聞的資料似乎也沒什麼不可以。但為免衝激太大,因此乃有蒐集以往老師們認為重要的資料,但不教(不教的主要原因是你教了也沒用,因為學生只能死背,還不如他們自己看就好),只是讓學生相互考問-相互考問的成效應該會比自己練習或只看不考要好)。

        我試著為國文教學擬訂一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組,這個模組可以討論可以調整修改可以再精緻可以再深究,但我相信一定比老師從頭講到尾要好。(我希望也需要在職老師能針對上述模組提出其看法,使之更具可行性及有效性。)

        除非必要,否則將舞台還給學生,因此除少數幾個師主導或師領生的活動外,其餘均由學生負責。告訴學生攝錄是為自己的成果留下歷史,為同學的學習做好準備,是為爾後的學習積累足跡。

  另外原先的想法中有與杭州市教育局或者西湖附近中學聯繫的計畫,可能有人認為不可思議。我手上有一本書,叫做"12歲的天空",彰化伸東國小六年級小朋友寫的,內容是老師要求他們擬訂一個「童年,夢想,勇氣」的計畫,該計畫是要學生自己去聯絡自己心目中的名人,請這些名人談談他們的「童年,夢想,勇氣」,這些名人包括:徐莉玲,洪蘭,侯文詠,施振榮,黃達夫,嚴長壽,沈春華,林懷民,姚仁祿,幾米等人,學生完成計畫後,將他們的心路歷程,訪問成果著書出版分享。願有多大,成就就有可能那麼高;沒有願,不敢願,就只能是溫室的花朵。然後這也不敢,那也不能。老師有這個願,學生就可能敢於嘗試。聯繫時,要寫信,要會稱呼,要打動對方心靈,要取得對方共鳴,要等待,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即令沒成功,所學也比書上所學要多很多,一旦成功,他們將更有勇氣試著再踏出去一點…再踏大步一點…

 

arrow
arrow

    教學專業成長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